热头条丨【中央媒体看山西】岢岚县宋家沟村:穷山沟里的美丽新农村
发布时间:2022-09-15 15:39:47 文章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中央媒体看山西】岢岚县宋家沟村:穷山沟里的美丽新农村,主流媒体,山西门户。山西新闻网是经国务院新闻办审核批准,由山西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相关资料图)

入秋后的晋西北天高云淡,绿满山岭,但已隐约可见点点秋色。  走进岢岚县宋家沟村,家家户户的小院收拾得干净整洁,不少人家的小菜地里,黄瓜、西红柿都还挂着果,还有人把一时吃不完的鲜蔬放在窗台上晾晒……漫步村中,浓浓的乡村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宋家沟村是岢岚县易地搬迁安置点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当地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解决一些地方“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难题,组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宋家沟村承接安置了周边14个村子的145户村民,如今已有600多户人家。  在村民们口中,搬迁前与搬迁后的生活是天壤之别。59岁的宋家沟村党支部书记游存明告诉记者:“以前那日子,处处难,住着难受、村子难看、收入难赚、发展难办。”  从东沟村搬来的村民沈改娥对“住着难受”感受颇深。东沟村是处小山村,沈改娥嫁到东沟后的40年间一直住在石坯房里,一旦逢着雨天,屋里必定淌水,止也止不住。在村里吃水也是个大难题。“只能每天让骡子去山沟里驮水,早起去一趟,下地回来还得去一趟,短短2里路,来回一趟却得俩钟头。”沈改娥说,那时候家里最重要的“家什”就是这头骡子。  2017年搬到宋家沟后,沈改娥和老伴终于住进了新房。“自来水用上了,抽水马桶也用上了,冬天还有暖气。”沈改娥说,他们早已把骡子卖了,添置了冰箱、电视、手机等新家什。  搬迁前住着难受,赚钱也难。村民刘林桃家搬迁前在口子村种着二三十亩山坡地。“收多少靠天嘞,而且在山上收了庄稼,牲口驮也驮不下来,人背也背不下来,更愁人。全家人铆足了劲儿忙活一整年,也就挣个四五千元。”说起那时的艰难,刘林桃直摇头。后来,口子村的山坡地还了林,刘林桃也搬进了宋家沟的新家。她在家门口卖凉粉,老伴在村里干零活,全家一年能收入两三万元。  这些年来,随着来村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刘林桃的凉粉摊收入也越来越多。她加入了村里去年成立的“节节高”旅游专业合作社,除了卖凉粉,也卖一些上面印着宋家沟村标志的土特产和旅游纪念品,生意还不错。  “变化是真大!原本破破烂烂的宋家沟一年比一年美,还成了3A级景区。”宋家沟镇党委书记韩世飞说,这得益于宋家沟实施的美丽乡村建设——优化了村子的整体规划,实施了公共设施提升工程,实现雨污分离、线路入地、5G网络全覆盖。  除了发展旅游业,宋家沟村还不断寻机开拓其他兴农产业发展的空间,为村民们搭建实现人生梦想的更大舞台。  村子依托山里的7万亩野生沙棘林和5500亩人工种植沙棘林,办起了食品厂,开发出沙棘药茶、沙棘饮料、沙棘功能食品等产品。  在村边岚漪河对岸,矗立着3座农光互补智慧温室大棚,旁边是一排日光暖棚。“村里发展出82座蔬菜大棚,种植户年增收2万余元。”游存明说。  兴旺的宋家沟村让每一个村民都分享到变化带来的红利。身有残疾的沈改娥在村里的苗木基地找到一份除草的工作,一天能挣90元钱。和她一样的除草工中,年纪最小的60岁,最长的75岁。苗木基地去年给村民们开出了100多万元工资。  一组数字记录着变迁:五年来,旅游给村里带来了260多万元收入,村里已经有了2家电商、12家农家乐,建起了20多家民宿客栈。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7年底的6391元提升到2021年底的13840元,搬迁群众2021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超过15000元。  宋家沟村的变迁是山西众多脱贫致富村的缩影。十年间,山西3365个深度贫困自然村整村搬迁,帮助47.2万人彻底改变了生存环境。329万名贫困群众摘掉了穷帽子,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2327元增长到2021年的10776元……  如今的宋家沟,村子美、生活好、有钱赚、有奔头,幸福的日子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新华社记者孙亮全

标签: 宋家沟村 苗木基地 抽水马桶

资讯播报

乐活HOT

  • 乡村民宿热度搜索热度基本恢复至去年同期 预订量对比端午增长一成左右
    乡村民宿热度搜索热度基本恢复至

    9月12日,携程发布的《2022中秋小长假出游总结报告》显示,今年中秋出游人群主要由本地、周边客群构成,占比超过六成。各地本地景区、主题

  • 在职人群及非学龄儿童家庭将成国庆出游主力 “清年假”旅游市场或提前启动
    在职人群及非学龄儿童家庭将成国

    中秋小长假刚过,国庆黄金周出游火速提上日程。9月13日,岭南商旅集团广之旅综合问卷调查及相关搜索、咨询、报名等大数据,发布《2022国庆

  • “三天体验三种玩法”成为常态 小长假十大热门周边游城市分别是哪里?
    “三天体验三种玩法”成为常态

    三天中秋小长假结束,多家在线旅游平台12日发布2022中秋小长假出游总结。其中显示,短途游、微度假是今年中秋旅游出行的首选,本地景区、主

  • 深圳东部海堤重建工程官湖东段正式向公众开放 市民出行又添好去处
    深圳东部海堤重建工程官湖东段正

    近日,深晚记者从深圳市水务局了解到,深圳市东部海堤重建工程(三期)官湖东段、杨梅坑鹿嘴大道段正式向公众开放,市民出行又添好去处。深晚

  • “贴秋膘”不一定真的要吃肉 日常养生要注意三个要点才能“治未病”
    “贴秋膘”不一定真的要吃肉 日

    俗话说的秋不食瓜是怎么回事?贴秋膘就是放开吃肉?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闫玉红提醒,白露时节,日常养生要注意三个要点才能治未病,保

  • 古镇镇2022年灯都文化嘉年华开幕 精彩开幕式打响嘉年华“头炮”
    古镇镇2022年灯都文化嘉年华开幕

    昨晚,古镇镇2022年灯都文化嘉年华在中山市古镇镇人民广场开幕。嘉年华活动以喜迎二十大文化兴灯都为主题,以1+8模式整体打造。1为一场开幕

  • 第九届中国博物馆博览会落幕 南山博物馆展馆吸引了众多观众参观
    第九届中国博物馆博览会落幕 南

    第九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9月4日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落幕。广东省博物馆、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文创联盟以粤博创意为主题,联合

  • 中秋节当天全国计划执行赏月航班共1607个 有304个“最佳赏月航班”
    中秋节当天全国计划执行赏月航班

    中秋节将至,飞常准联合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布2022中秋十佳赏月航线及2022中秋赏月时间表。据飞常准大数据显示,中秋节当天(9月10日)1

  • 郑州博物馆打造裸眼3D文物“兽面纹方鼎” 生动展示文物逼真的三维立体影像
    郑州博物馆打造裸眼3D文物“兽面

    为迎接博博会的到来,同时带给观众更前沿的科技体验和更好地参观感受,郑州博物馆依托科技加成,为文物数字化赋能,专门打造了馆藏精品裸眼

  • 甘肃金昌火星1号基地搜索热度明显增加 航天旅行热潮开始兴起了
    甘肃金昌火星1号基地搜索热度明

    3天票房破10亿,10天票房破20亿……今年暑期最火爆的电影莫过于《独行月球》,它不仅将国内科幻电影推向了新的话题高度,也间接促成了一股

娱乐LOVE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