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消费市场一度疲软,经济面临下行的压力
发布时间:2020-08-05 11:16:20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投资、消费、出口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以往都是并驾齐驱。2020年以来,由于受疫情影响,我国出口业务大幅下降,国内消费市场一

投资、消费、出口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以往都是并驾齐驱。2020年以来,由于受疫情影响,我国出口业务大幅下降,国内消费市场一度疲软,经济面临下行的压力。

为刺激消费,自今年3月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揽子鼓励消费的政策举措。一些地方出台新车补贴政策,放宽对购车指标的限制,各地发放消费券等,还鼓励灵活创业和就业。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部分地区需求出现触底反弹,经济出现复苏态势。

国家统计局7月份数据显示,上半年,31个省区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仍出现下降趋势,但降幅逐渐收窄。其中,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占比较高的是食品和居住,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重的31.9%和25.4%,而人均消费水平较高的地区是上海、北京和浙江。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一方面表明,鼓励消费政策密集出台已起到促进作用,另一方面预示着消费市场仍未回归正常水平。居民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原因,收入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下一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是关键。

预期不足影响消费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茶洪旺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半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占比较高的是食品和居住,吃住是居民生活必需的,这表明刚性需求没有下降,但是,奢侈品、休闲旅游等享受方面的需求在下降,这表明居民的消费需求日趋理性。

“从深层次来看,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原因是居民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而收入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茶洪旺对本报记者分析,一般情况下,收入越高,消费水平越高。要想刺激消费,收入水平必须提高。特别是今年初在疫情重创下,很多企业经营不景气,对城镇居民就业影响较大,国内消费也随之受到了严重冲击。

茶洪旺表示,相比之下,上海、北京、浙江这三个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工资收入水平相对比其他地区高,所以消费水平就高。我国是一个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国内居民有较高的消费欲望,但由于收入水平低,有效需求不足,“潜在需求很大”与“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较大。从全世界看,这是一个极大的潜在需求市场。然而,潜在需求要转化为有效需求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主要取决于居民收入状况。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上半年,我国月均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省区市共计2个,即上海、北京;月均收入在3000元-5000元以上的省区市共计5个,分别为浙江、江苏、天津、广东、福建;月均收入在2000元-3000元之间的省区市共计13个,分别为辽宁、山东、重庆等;月均收入在1000元-2000元之间的省区市共计11个,分别为广西、河南、山西等。

若要刺激消费,关键要在提高居民收入和缩小收入差距上下功夫。一个社会收入差距越大,增加的收入用于消费的比例越小。消费越难提高,越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般来说,高收入群体虽然收入高,但边际消费倾向较低,新增消费支出占新增收入的比例趋于下降。有鉴于此,要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提出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来深化改革收入分配体系。这有利于解决我国目前收入差距较大的问题,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可继续通过投资和激励政策拉动消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魏际刚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上半年,各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降幅虽然逐渐收窄,但总体消费还在下降。在消费政策刺激下,内需有所增长,但还没有达到理想状态。

魏际刚表示,从居民消费结构来看,食品、居住仍占大头,其他方面的消费支出不多,说明还不是完全状态下消费。

魏际刚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方式、消费热点、消费结构及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疫情之后,人们对健康、医疗等方面的需求在增长。消费领域还有养老、医疗、教育、体育和衣食住行生活方面,以及精神方面的需求,都有很大的升级空间。下一步要进一步扩大内需、扩大投资、推动消费升级。下半年通过投资拉动内需,刺激消费的势头会更猛,比如新基建、新型城镇化建设、重大工程建设方面,还会有大的投入。现在国家正在推动国内市场大循环体系建设,在大循环体系内来考虑生产、流通、消费之间的互通互融。

与此同时,他认为,随着居民网上购物比重的加大,线上线下加快了融合发展步伐,线上购物也要转入高质量发展。线上产品质量、品质标准,还有监管体系都需要进一步完善,需要大数据系统化管理。

为此,魏际刚建议,要建立畅通的线上购物投诉、反馈、纠错、召回机制。同时,消费者也要有自我保障消费权益和维权意识。政府作为监管人,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监督机制,并对失信者列入黑名单,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形成治理标准、统计、监督三位一体化。

而茶洪旺认为,下一步要着手抓消费政策落地的实际效果,加强政策的协调性和互补性,使好政策真正惠企利民。

标签: 消费市场 经济面临下行

资讯播报

乐活HOT

  • 2022北京龙庆峡冰灯冰雪季冬奥题材冰灯作品比去年多一半多
    2022北京龙庆峡冰灯冰雪季冬奥题

    赏灯戏雪过大年!1月15日晚,2022年北京龙庆峡冰灯冰雪季在龙庆峡文化广场开幕。龙庆峡景区紧邻冬奥延庆赛区,今年的冰灯冰雪季加大了冬奥文

  • 运动、食补等成年轻人生活常态 “养生人”有冲动派有学术派
    运动、食补等成年轻人生活常态

    护肤养颜美丽人惜命养生打工人激情参与体验派随缘佛系小乖乖学术养生小专家快乐负重撸铁人——经此一疫,年轻人也给自己贴上了惜命的标签。

  • 2022北京年货节的网上年货节专场促销优惠多
    2022北京年货节的网上年货节专场

    昨日,由北京市商务局主办,北京老字号协会、北京市餐饮行业协会承办的2022北京年货节在丰台区大悦春风里正式启动。本次年货节,是北京消费

  • 北海公园总面积1.5万平方米的天然冰场正式开放
    北海公园总面积1.5万平方米的天

    为助力北京冬奥城市文化活动,让市民和游客感受冰雪活动乐趣,1月12日,北海公园总面积1 5万平方米的天然冰场正式开放,预计将持续至2月4日

  • 正值泡温泉旺季 不少景点都推出了一定的优惠政策
    正值泡温泉旺季 不少景点都推出

    入冬以来,随着气温逐渐走低,冬季游玩项目成为热门话题。今年元旦假期,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数据显示,滑雪、泡温泉等冬季特色项目受到市

  • 武汉大众冰雪季将向2.8万名小学生免费派发冰雪体验券
    武汉大众冰雪季将向2.8万名小学

    迎冬奥,在家门口享受冰雪运动。1月17日至2月28日,第八届全国大众冰雪季冰雪嘉年华活动将在武汉全民健身中心开放运营。活动期间,市体育局

  • 冬季抑郁有何常见表现? 为何冬季更容易抑郁?
    冬季抑郁有何常见表现? 为何冬

    进入冬季,再加上目前疫情在全国多地散发,或多或少影响着我们的心情。那么,在这个特殊的季节和时期,我们如何调适自己的心理呢?今天,河

  • 颐和园冰上健体活动正式启动 是全市最大一处天然冰场
    颐和园冰上健体活动正式启动 是

    1月10日,颐和园圆梦冬奥,相约颐和冰上健体活动正式启动,冰场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是全市最大一处天然冰场。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冰场

  • 不建议14岁以下儿童专门检测幽门螺旋杆菌
    不建议14岁以下儿童专门检测幽门

    近日,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发布了第15版致癌物报告,其中幽门螺旋杆菌慢性感染被明确标为可致癌。这一话题迅速登上热搜。根据世界胃肠病组

  • 210个药品注册证书被注销 包括多个品牌的去痛片
    210个药品注册证书被注销 包括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近日发布公告,注销210个药品注册证书,其中包括多个品牌的去痛片。日常生活中,不少市民出现头痛、腹痛、月经痛、

娱乐LOVE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