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食补等成年轻人生活常态 “养生人”有冲动派有学术派
发布时间:2022-01-14 14:07:46 文章来源:北京青年报
护肤养颜美丽人惜命养生打工人激情参与体验派随缘佛系小乖乖学术养生小专家快乐负重撸铁人——经此一疫,年轻人也给自己贴上了惜命的标签。

“护肤养颜美丽人”“惜命养生打工人”“激情参与体验派”“随缘佛系小乖乖”“学术养生小专家”“快乐负重撸铁人”——经此一“疫”,年轻人也给自己贴上了“惜命”的标签。继朋克养生之后,开始重视真正的健康与养生,泡脚、按摩、保健品成为新常态。

运动、食补、保健

成年轻人生活常态

有调研发现,90后、95后年轻人群最关注的健康问题是脱发、失眠、肥胖,而运动、食补、保健则是他们的养生手段。男运动诉求集中,女保健诉求多样。95后、00后从小就被父辈灌输了“养生”的理念,以饮食为例,他们不仅仅在意味道,也在意是否健康。同时,他们不想丢掉年轻人的青春活力,拿起保温杯,逐渐在青春和养生之间找到衡点。

在吃的方面,年轻人注重口味的同时还要营养健康。过去一年里多类健康食品销量大涨,酸奶麦片涨幅翻了十倍,黑芝麻丸、全麦面包、生酮饮食涨幅分别为307.9%、284.3%、173.7%。年轻“养生人”不仅青睐这些新潮健康食品,传统有机食品也被他们收入囊中:包括黄瓜、紫薯、番茄、南瓜在内的农家有机食品过去一年涨幅达59.6%。汽水饮料中,0糖饮料已经成为主流,过去一年涨幅达66.7%。

午休时间,戴上按摩眼罩闭目养神一刻钟,晚上睡觉前,用面部美容仪导入精华给皮肤补补水……人本洞察实验室发布的《中国健康养生白皮书(年轻版)》显示,年轻人养生呈现六大趋势:跟风养生、碎片化养生、通过按摩被动养生、因容貌焦虑而养生,以及使用多种App养生,通过网络判断自己的健康状况。

当代年轻人,要么是忙于工作的打工人,要么是课业任务繁重的学生党,鲜少有大段整块的时间来养生,因此倾向于利用零碎的时间进行碎片化养生。与此同时,与网络一同成长的这批“互联网原住民”对于各种手机App的使用轻车熟路,借助它们定时提醒自己喝水、起身活动,根据AI指导来套减脂操,或者监测运动数据、睡眠质量,都不在话下。

“养生人”有冲动派有学术派

“护肤养颜美丽人”认为养生即养颜,期望身体由内而外的健康,通过养生悄悄变美。他们会针对皮肤状况挑选水乳、眼霜等护肤品,防晒霜更是必不可少。同时,为了避免长痘的皮肤问题,立下少喝奶茶或者不熬夜的flag,但总是给自己“破戒”的理由,一有机会就忍不住大吃大喝。此外,他们也会为了容颜选择胶原蛋白、花青素等保健品,但往往不能坚持按时服用,想起来才吃,久未见效就会停用。

养生对于“惜命养生打工人”来说是一种放松,一种对身心劳损的补偿,养生是为了“更好的打工”。他们愿意为了身体舒适而消费,但追求价比,不愿意花“冤枉钱”。拔罐、刮痧、推拿按摩或者泡脚、喝养生茶等传统项目是他们的日常选择。在快节奏工作生活下的他们对身体出现的任何状况都很焦虑,希望养生行为能够立刻缓解身体不适。

办理健身年卡、按摩年卡,斥“巨资”买台按摩椅……他们经常会冲动型消费,当然也经常因为工作太忙等原因无法坚持下去。

“激情参与体验派”对养生并不抱有十分谨慎的态度,他们热爱生活,对世界保持好奇心,往往是生酮饮食、健康食谱等新式前卫养生方式的“尝鲜者”,在不知道是否有效的情况下仍然愿意先试一试,注重养生活动的体验过程,对效果却没那么看重。

“随缘佛系小乖乖”还靠父母承担每月的生活开销,会为超出能力范围的东西寻找替代品。如果是来自父母建议的保健品或养生食品,他们会安慰自己“听妈妈的话”佛系接受投喂,比如喝大麦茶。他们也会和父母一起养生,如泡澡、使用泡脚包、按摩等,让养生成为一种家庭活动。另一方面,在父母眼中,年轻人永远是需要操心的小乖乖。在无数次反抗无效后,年轻人学会了向父母妥协,和自己的身体和解。

“学术养生小专家”一直保持良好的生活惯或长期坚持着养生行为,不吃刺激食物,泡脚、喝热水早已成为惯。他们会提前对所要进行的养生行为查阅资料或者做攻略、看评价,其中最典型的人群就是成分党,无论是护肤品、洗发水还是泡脚包、营养丸,都要把成分及排序研究个明明白白。他们的核心诉求是提高生活品质并获得安全感,比起希望养生效果立竿见影,他们心态和,更愿意以一颗常心对待,认为需要长期坚持才有效果。

饮食少油少盐高蛋白,喜欢跑步、正在挑战马拉松……“快乐负重撸铁人”觉得年轻人就该有活力、有朝气,应该做一些有挑战的事情,希望保持身体活力和健康状态,提高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他们的养生活动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变得更好看”,全方位要求自己,不漏掉细节,会购买健身设备,如瑜伽服、健身衣等,筋膜枪是最的流行趋势,他们希望增加肌肉量,保持良好的体形。

避免打着“健康”旗号的

养生“陷阱”

“熬夜会显得气色不好,会长痘”“面临秃头警告”“作为易胖体质,一直在减肥路上”……总体来看,年轻人的养生议题中离不开对于体形、外貌的关注。人们愿意为了光滑的皮肤,研究成分买护肤品、吃美容类保健品、少熬夜;为了保持良好体形,管住嘴、迈开腿;为了保卫发际线,购置防脱洗发水、生发液,甚至尝试各种偏方。

虽然不少养生活动都打着“健康”的旗号,但需要提醒年轻人注意的是,避免因此掉入“消费陷阱”,轻信部分商家或博主夸大其词的宣传,辛苦“打工”却拿工资交了智商税;并且,要拒绝他人制造的容貌焦虑,自信美才真的攻不可破。(记者陈斯)
相关

和“油腻”说再见

中青年男健身大军来袭

国内运动健身整体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持续上升。Mob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中国运动健身人群洞察报告》显示,运动健身线上用户规模已超过两亿,数字化、智能化、多元化健身时代到来。

根据报告,运动健身人群的别分布中,男占比高于女,达59.8%,年龄分布中,25至44岁占比超七成,中年人扛起运动健身主力的大旗。

随着健身热的兴起,各层次学历者纷纷投入健身大军,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人群占比达9%,显著高于短视频达人、购物达人、煲剧一族等市场均水。并且,从职业分布来看,企业白领占比最高,达45.6%,月收入分布以中高收入为主,月薪六千元以上占比超过七成。

超五成运动健身人群分布于一线、新一线以及二线城市,城市分布中占比最高的分别为北京、成都、上海、重庆。

24小时健身房、智能健身镜……随着健身需求趋向多样化,结合科学理论及运动数据,智能健身产品将会趋向定制化、精细化,不断满足各类个化需求,并打通线上线下,打造健身新生态。(记者陈斯)

标签: 生活常态 养生人 养生陷阱 健康问题

资讯播报

乐活HOT

  • 2022北京龙庆峡冰灯冰雪季冬奥题材冰灯作品比去年多一半多
    2022北京龙庆峡冰灯冰雪季冬奥题

    赏灯戏雪过大年!1月15日晚,2022年北京龙庆峡冰灯冰雪季在龙庆峡文化广场开幕。龙庆峡景区紧邻冬奥延庆赛区,今年的冰灯冰雪季加大了冬奥文

  • 运动、食补等成年轻人生活常态 “养生人”有冲动派有学术派
    运动、食补等成年轻人生活常态

    护肤养颜美丽人惜命养生打工人激情参与体验派随缘佛系小乖乖学术养生小专家快乐负重撸铁人——经此一疫,年轻人也给自己贴上了惜命的标签。

  • 2022北京年货节的网上年货节专场促销优惠多
    2022北京年货节的网上年货节专场

    昨日,由北京市商务局主办,北京老字号协会、北京市餐饮行业协会承办的2022北京年货节在丰台区大悦春风里正式启动。本次年货节,是北京消费

  • 北海公园总面积1.5万平方米的天然冰场正式开放
    北海公园总面积1.5万平方米的天

    为助力北京冬奥城市文化活动,让市民和游客感受冰雪活动乐趣,1月12日,北海公园总面积1 5万平方米的天然冰场正式开放,预计将持续至2月4日

  • 正值泡温泉旺季 不少景点都推出了一定的优惠政策
    正值泡温泉旺季 不少景点都推出

    入冬以来,随着气温逐渐走低,冬季游玩项目成为热门话题。今年元旦假期,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数据显示,滑雪、泡温泉等冬季特色项目受到市

  • 武汉大众冰雪季将向2.8万名小学生免费派发冰雪体验券
    武汉大众冰雪季将向2.8万名小学

    迎冬奥,在家门口享受冰雪运动。1月17日至2月28日,第八届全国大众冰雪季冰雪嘉年华活动将在武汉全民健身中心开放运营。活动期间,市体育局

  • 冬季抑郁有何常见表现? 为何冬季更容易抑郁?
    冬季抑郁有何常见表现? 为何冬

    进入冬季,再加上目前疫情在全国多地散发,或多或少影响着我们的心情。那么,在这个特殊的季节和时期,我们如何调适自己的心理呢?今天,河

  • 颐和园冰上健体活动正式启动 是全市最大一处天然冰场
    颐和园冰上健体活动正式启动 是

    1月10日,颐和园圆梦冬奥,相约颐和冰上健体活动正式启动,冰场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是全市最大一处天然冰场。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冰场

  • 不建议14岁以下儿童专门检测幽门螺旋杆菌
    不建议14岁以下儿童专门检测幽门

    近日,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发布了第15版致癌物报告,其中幽门螺旋杆菌慢性感染被明确标为可致癌。这一话题迅速登上热搜。根据世界胃肠病组

  • 210个药品注册证书被注销 包括多个品牌的去痛片
    210个药品注册证书被注销 包括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近日发布公告,注销210个药品注册证书,其中包括多个品牌的去痛片。日常生活中,不少市民出现头痛、腹痛、月经痛、

娱乐LOVE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