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一批约10万尾人工繁殖的中华鲟破膜孵化
发布时间:2021-10-18 10:52:56 文章来源: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中华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距今有1 4亿年历史,有长江鱼王之称,对研究生物进化、地质、地貌、海侵、海退等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中华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距今有1.4亿年历史,有“长江鱼王”之称,对研究生物进化、地质、地貌、海侵、海退等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保护和拯救这一珍稀濒危物种,具有重要的生态、社会、经济价值。

连日来,在位于荆州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太湖试验场,今年第一批约10万尾人工繁殖的中华鲟破膜孵化,第二批约20万枚人工受精卵也已进入孵化阶段。专家表示,随着人工繁育技术逐渐成熟,出苗效果越来越好,能确保中华鲟物种绵延不绝。

记者探访繁育车间

中华鲟宝宝像蝌蚪

10月16日,在荆州太湖试验场的中华鲟繁育车间,极目新闻记者看到,整齐排列的一口口大水缸里,密密麻麻如同蝌蚪一样的中华鲟幼鱼欢快游弋着,技术人员在一旁监测。

“这些子鱼只有2日龄,还未开口摄食。”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太湖试验场副场长罗江介绍。这是今年首批人工繁育的中华鲟幼苗,约10万尾。它们目前处于5天的内源营养阶段,幼鱼依靠包裹在身上的卵黄提供营养,不需要摄取食物。

“之后,子鱼进入外源营养阶段,要开口觅食。”罗江说。刚开始,子鱼的食物为水蚯蚓,约15天后变为混合饲料。

据了解,人工繁育中华鲟主要集中在每年10月进行,这是因为此时的水温和水流速度最为适宜。

10月5日,试验场技术人员挑选了一批18年的亲鱼,注射激素催产,提取雄鱼的精液和雌鱼的卵子,并进行人工体外合成。经过约4天的培育,形成了卵径约4毫米的受精卵。再经过120小时的脱粘、孵化,中华鲟宝宝便完成出膜。整个人工繁育过程持续约10天。

罗江介绍,今年首批中华鲟宝宝于10月13日出生,成活率明显高于往年。“这主要得益于人工繁殖技术的成熟和进步。”罗江说。科研人员今年在亲鱼营养调控等方面取得突破,充足的营养为中华鲟宝宝成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记者在中华鲟繁育车间看到,第二批约20万枚中华鲟受精卵正在孵化之中,日就会孵化出膜。

为守护中华鲟宝宝的安全,试验场采取24小时值班制,工作人员密切监测子鱼的成活状况,确保今年的人工繁育工作取得圆满成功。

人工繁育技术成熟 助中华鲟物种不灭

中华鲟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洄游鱼类,也是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被誉为“水中活化石”。中华鲟会不会步上白鲟等珍稀物种的后尘,成为灭绝物种?持续开展多年的人工增殖放流,能否有效补充野生种群不足?

建立全人工繁殖种群,是开展中华鲟物种保护的最重要途径之一。全人工繁殖种群,是指野生个体通过人工繁殖获得幼苗(子一代),再经过工人培育至成熟,之后实现养殖个体的人工繁殖,获得人工繁殖苗种(子二代)。对成熟较晚(一般需要15年)的中华鲟来说,全人工繁殖极其不易。

20世纪80年代,科研人员利用野生中华鲟亲鱼,人工繁殖培育出子一代。2009年,子一代成功繁育出子二代。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成功,标志着中华鲟种群自此可以在全人工环境下生存繁衍。

罗江介绍,中华鲟繁殖数量庞大,一次产卵量最高可达100多万粒。在没有天敌的实验室环境下,可以人工繁育大量中华鲟。太湖试验场主要开展中华鲟苗种培育、成鱼养殖、亲鱼(后备亲鱼)培育、增殖放流等科研工作,目前有中华鲟约20万斤,包含各个种群梯队,其中子一代约800尾。

在充分的技术保障下,人工繁育种群可以确保中华鲟物种不灭。但中华鲟自然种群是否会消失,取决于长江水生态、水环境的发展态势。年来,各级政府、保护机构、公益组织纷纷组织中华鲟增殖放流工作。公开披露的数据显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已累计向长江放流中华鲟500多万尾,其中大规格子二代中华鲟1.75万尾。

专家表示,放流的全人工繁殖中华鲟,数量虽然较少,但都是大体格的,不存在产卵、受精、孵化过程中的损耗,在长江、大海里基本没有天敌,损失率与自然繁殖不是一个数量级。所以,放流人工繁育的中华鲟,对于野生资源的补充具有积极意义。

积极开展科普展示 唤起人们环保意识

“老师,中华鲟可以长到多长?”“老师,中华鲟会打架吗?”“老师,中华鲟什么时候洄游呢?”16日,在荆州太湖试验场长江楼,参加周末研学活动的当地小学生们,对技术人员问个不停。

在科普展示区,小朋友们隔着玻璃,兴奋地观看着水箱中游来游去的中华鲟。不少小朋友还拿出绘画本,现场描摹中华鲟的形状。

标本展示馆展出了2条中华鲟标本实物,清晰的纹路、锐利的棱角、修长的体态……吸引了众多参加者驻足欣赏。

罗江说,每到周末,试验场就会对小学生开放,并组织技术人员与他们互动,帮助他们了解中华鲟知识,从小树立爱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的意识。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杜绝往长江中丢垃圾;还要提醒家长,不能到长江中捕鱼。”荆州市四机学校小学生邹宇航参观中华鲟科普展览后,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沈微是荆州一个研学活动的负责人,每个周末,她和团队都会带领小学生们开展研学体验活动。两年来,在她组织开展的活动中,中华鲟保护基地是其中的一个必看项目。沈微说,通过广泛开展中华鲟科普活动,更多小学生深入了解到国宝中华鲟与濒危水生动物的生存现状,建立了维护海洋生态、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的意识。“我们要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保护生物多样的种子,用心培育成爱护生态环境的参天大树。”沈微说。(记者 黄志刚)

标签: 人工繁殖 中华鲟 破膜孵化 中华鲟宝宝

资讯播报

乐活HOT

  • 2022北京龙庆峡冰灯冰雪季冬奥题材冰灯作品比去年多一半多
    2022北京龙庆峡冰灯冰雪季冬奥题

    赏灯戏雪过大年!1月15日晚,2022年北京龙庆峡冰灯冰雪季在龙庆峡文化广场开幕。龙庆峡景区紧邻冬奥延庆赛区,今年的冰灯冰雪季加大了冬奥文

  • 运动、食补等成年轻人生活常态 “养生人”有冲动派有学术派
    运动、食补等成年轻人生活常态

    护肤养颜美丽人惜命养生打工人激情参与体验派随缘佛系小乖乖学术养生小专家快乐负重撸铁人——经此一疫,年轻人也给自己贴上了惜命的标签。

  • 2022北京年货节的网上年货节专场促销优惠多
    2022北京年货节的网上年货节专场

    昨日,由北京市商务局主办,北京老字号协会、北京市餐饮行业协会承办的2022北京年货节在丰台区大悦春风里正式启动。本次年货节,是北京消费

  • 北海公园总面积1.5万平方米的天然冰场正式开放
    北海公园总面积1.5万平方米的天

    为助力北京冬奥城市文化活动,让市民和游客感受冰雪活动乐趣,1月12日,北海公园总面积1 5万平方米的天然冰场正式开放,预计将持续至2月4日

  • 正值泡温泉旺季 不少景点都推出了一定的优惠政策
    正值泡温泉旺季 不少景点都推出

    入冬以来,随着气温逐渐走低,冬季游玩项目成为热门话题。今年元旦假期,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数据显示,滑雪、泡温泉等冬季特色项目受到市

  • 武汉大众冰雪季将向2.8万名小学生免费派发冰雪体验券
    武汉大众冰雪季将向2.8万名小学

    迎冬奥,在家门口享受冰雪运动。1月17日至2月28日,第八届全国大众冰雪季冰雪嘉年华活动将在武汉全民健身中心开放运营。活动期间,市体育局

  • 冬季抑郁有何常见表现? 为何冬季更容易抑郁?
    冬季抑郁有何常见表现? 为何冬

    进入冬季,再加上目前疫情在全国多地散发,或多或少影响着我们的心情。那么,在这个特殊的季节和时期,我们如何调适自己的心理呢?今天,河

  • 颐和园冰上健体活动正式启动 是全市最大一处天然冰场
    颐和园冰上健体活动正式启动 是

    1月10日,颐和园圆梦冬奥,相约颐和冰上健体活动正式启动,冰场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是全市最大一处天然冰场。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冰场

  • 不建议14岁以下儿童专门检测幽门螺旋杆菌
    不建议14岁以下儿童专门检测幽门

    近日,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发布了第15版致癌物报告,其中幽门螺旋杆菌慢性感染被明确标为可致癌。这一话题迅速登上热搜。根据世界胃肠病组

  • 210个药品注册证书被注销 包括多个品牌的去痛片
    210个药品注册证书被注销 包括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近日发布公告,注销210个药品注册证书,其中包括多个品牌的去痛片。日常生活中,不少市民出现头痛、腹痛、月经痛、

娱乐LOVE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