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有意义的事情做得有意思——大白馒头送大白背后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2-04-19 13:36:25 文章来源:信息新报
把有意义的事情做得有意思——大白馒头送大白背后的故事,馒头,面团,米饭,面粉,大白

近日,一则《大白馒头送大白,大白喊你要鼓住》的视频火爆苏宿工业园区人的朋友圈。视频里医护人员拿着大号馒头,鼓励大家面对疫情要“鼓住”“守住”,令人感动。

这一暖心视频的成功,得益于大家的共同努力、齐心协力。

4月7日21时,我在苏宿工业园区疫情防控指挥调度群里发送了一条视频,视频里整齐摆放着一袋袋白馒头,这是给园区疫情防控的“大白”和志愿者们准备的早餐主食。

刚出锅的馒头一出现便吸引了工作群里同事们的兴趣,大伙纷纷点赞、留言。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给力!”

“饿了~”

“食堂的馒头都鼓鼓的!吃了馒头就能鼓住!”

馒头是国人餐桌上离不开的主食,蒸馒头更富有蒸蒸日上的美好寓意。宿迁的方言里,“鼓住”意为坚持、忍住。大家左一言,右一语,干脆就做一批大号的馒头,送给“大白”,给大白鼓劲,鼓住鼓住再鼓住。

“巅峰创意!”

“把有意义的事情做得有意思!”

这一创意得到了宿迁市副市长、苏宿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朝阳的充分肯定。

说干就干。人员召集,策划,采购,拍摄场地选择……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在无声的黑夜里,紧锣密鼓地开展着。

如何凸显“鼓住”的意义,我的脑海里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普通的馒头含面粉量在150克,如果挑战做一个20斤重的馒头,会不会让所有人眼前一亮!

大家被我的想法吓了一跳,从未见过如此大的馒头。想法有了,困难来了。工具有没有,如何发面,如何配比,如何掺面等一系列问题?大家提出各自的想法,意见都不统一,怎么平衡建议,只能用事实说话。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蒸馒头,首先要有工具。什么容器可以装得下这么大的馒头?同事说,用蒸米饭的托盘。托盘为长方形,去掉边边角角,最多能装得下5斤重的馒头,效果不好。我突然想起,宿苏外餐厅曾采购过一批蒸笼,因不常用,放在地下车库的库房。事不宜迟,我赶忙带着同事到库房找。凌晨1:20,库房没有灯,伸手不见五指,寒气嗖嗖,大家打开手机电筒,翻箱倒柜,大笼屉终于“现身”了。

接下来,就是发面。普通馒头配比为500克面粉、5克酵母、5克白糖、200克水,水的温度很重要,季节的不同,对水的温度要求也不一样。20斤的馒头,各种配料如何配比,决定着这个超大型、非普通的馒头的成败。300克、400克、500克,一次次尝试不同克数馒头的配比,以此类推计算出20斤馒头的配比。

下一个挑战是如何揉面。20斤的面团人工揉面效果最好,面团受力均匀,如此蒸出来的馒头才不会开裂,光滑有弹性。人多力量大,我带领4位点心师傅接力揉面,一个一个地揉,谁力气用尽了,就换下一个接着揉……。 

醒面是制作馒头的灵魂,馒头的柔软度及口感主要取决于醒面这一环节。常温下醒面时间需要40分钟左右,我改变传统思路,运用蒸汽温度来控制面团,蒸汽发热均匀,直击馒头“灵魂”深处,使原来传统发酵40分钟时间变成15分钟。 

最后一道工序是“蒸”,成败在此一举。之前没有制作过如此大的馒头,火候很难把握。考验真正技术的时候到了,我凭借工作经验建议大火40分钟、小火15分钟、关火余温10分钟,确保蒸熟、蒸透。其中的讲究是,40分钟确实能蒸熟,但不能蒸透,小火15分钟是为了不破坏表层,使其渗透,关火10分钟能让馒头更好地发酵,达到最佳效果。 

第一锅大馒头出锅,已经是凌晨四点一刻。打开锅盖前,同事说,宿迁本地的习俗,揭开锅盖时要讲吉利话,于是,伴随着我们齐声喊出的一声“好”,雪白的大馒头终于露出了真容。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我赶紧打电话给崔广全主任汇报。崔主任立即赶到餐厅,给予了我们充分肯定。在崔主任的鼓励下,大家激情高昂,也不觉得累和困,一个又一个馒头出锅,8个蒸锅,共蒸出了20斤重的馒头8个,1斤重的馒头600多个。 

第二天,崔广全主任、宿苏外的书法老师、社区老党员邵金波同志应邀共同提笔,蘸着食用色素,在馒头上写下了一个个铿锵有力的“鼓住”。

在园区这场对抗疫情的战争中,我虽然不在前线,但是能够在后道做好后勤保障,让前线的“医护白”“点位蓝”“志愿红”吃上一口热乎的暖心餐,是我最大的愿望。虽然馒头是最普通不过的主食,但是当“大白”和志愿者们吃上香喷喷的“大白”馒头,齐喊“鼓住”“鼓住”时,普通的蒸馒头就变得有意义、有意思。

(撰稿:张洪高)

(来源:苏州宿迁工业园区人民政府网站) 【投稿、区域合作请邮件 信息新报 3469887933#qq.com24小时内回复。】

标签:

资讯播报

乐活HOT

  • 嵩山少林景区绿樱花盛开 被称为樱花界的熊猫级“国宝”
    嵩山少林景区绿樱花盛开 被称为

    四月的登封嵩山少林景区,进入了樱花季,粉色、白色以及粉白色的樱花雨漫天飞舞。不过,您见过像抹茶蛋糕那样嫩绿色的樱花吗?4月17日,记者

  • 6月初“冰立方”将完成冰水转换变回“水立方”
    6月初“冰立方”将完成冰水转换

    4月16日至5月15日,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 冰立方)推出冬奥文化体验季,向社会公众开放。昨日,冰立方迎来冬奥会后首个开放日,不少市民举家

  • 京味儿文化的代表作《茶馆》增加了更多北京元素
    京味儿文化的代表作《茶馆》增加

    掌柜王利发给您斟茶,松二爷请您上眼他的宝贝小黄鸟,常四爷、秦仲义跟您同桌唠家常……昨日,2022年会馆有戏京彩西城春季演出季活动之沉浸

  • 北京杨柳飞絮第一次高发期出现在4月12日-17日
    北京杨柳飞絮第一次高发期出现在

    眼下,本市的杨柳飞絮已进入盛飞期,北京街头又出现了四月飞雪的场景。据气象部门介绍,杨柳飞絮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和季节性,由于树种及环境

  • 湖南几大景区纷纷推出免费门票等福利措施
    湖南几大景区纷纷推出免费门票等

    近日,长沙成功摘星,湖南几大景区纷纷推出免费门票等福利感恩回馈。4月15日至4月17日,长沙石燕湖景区邀请广大游客免费游玩。游客只需关注

  • 洛阳市区牡丹观赏攻略发布 各品种牡丹进入盛花期
    洛阳市区牡丹观赏攻略发布 各品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目前,市区牡丹观赏园中花品种牡丹进入盛花期。牡丹观赏园内紫藤、玫瑰

  • 市民消费趋理性 商家推出野餐一条龙服务
    市民消费趋理性 商家推出野餐一

    上个周末,阳光甚好,微风不躁。久违好春光的市民纷纷携家带口、配好装备,走出家门,或是在近郊公园,或是在黄河岸边,支起帐篷、铺上餐垫

  • 微度假旅游正逐步成为旅游业未来重要的发展模式
    微度假旅游正逐步成为旅游业未来

    当假期遇上春风和煦、草长莺飞的好时节,总想着出门转转。由于疫情防控要求,不少人开始选择城市周边旅游产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微度

  • 北京冰立方将向公众开放 满足公众打卡体验需求
    北京冰立方将向公众开放 满足公

    4月13日,据文旅北京公众号消息,北京冬奥会冰壶项目竞赛场馆冰立方将于4月16日至5月15日向公众开放。据悉,为了向更多公众传递冬奥文化和

  • 北京绿色节能消费券包有超2万件商品可享优惠
    北京绿色节能消费券包有超2万件

    为了让绿色消费走进千家万户,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北京市昨日发布促进绿色节能消费政策。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根据新政,今年4月

娱乐LOVE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