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参民”办学模式已被按下暂停键 “公参民”治理还任重道远
发布时间:2021-09-23 11:32:20 文章来源:西安晚报
一边双减政策全面落地,另一边公参民治理大幕已经拉开——记者从近日发布的《陕西省人民政府2020年履行教育职责情况自查自评报告》了解到,

一边“双减”政策全面落地,另一边“公参民”治理大幕已经拉开——

记者从日发布的《陕西省人民政府2020年履行教育职责情况自查自评报告》了解到,陕西将开展“公参民”学校专项治理,力争到2022年底基本消除“公参民”办学模式,2023年底彻底整改到位。

“民转公”已成为大势所趋。各地也已经有了明显动作。日前,咸阳两所民办学校更名也引发各界关注。

“公参民”办学模式已被按下暂停键

多年来,在义务教育阶段,“公参民”办学模式一度成为热潮。

今年8月,国家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8条核心意见直指民办学校顽疾,也给“公参民”这一办学模式按下了暂停键。

此次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工作重点为:公办学校单独举办的义务教育学校;公办学校与地方政府及相关机构合作举办的义务教育学校;公办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个人合作举办的义务教育学校。

今年9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同样对民办教育做出了严格监管:实施义务教育的公办学校不得举办或参与举办民办学校,也不得转为民办学校。地方人民政府不得利用国有企业、公办教育资源举办或者参与举办实施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

按照教育部《通知》的要求,各地要因地制宜、审慎推进,一省一方案,力争用两年左右时间,理顺体制机制,实现稳过渡。

治理“公参民”学校,陕西已经给出“时间表”。日,陕西省人民政府网站发布《陕西省人民政府2020年履行教育职责情况自查自评报告》,其中提到:力争到2022年底基本消除“公参民”办学模式,2023年底彻底整改到位。

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也就意味着:今后将有一批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转为公办,或直接停止办学,民办学校“无限扩张”的时代也将宣告终结。

困扰西安多年的“择校热”已大幅降温

据了解,西安“名校办民校”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产物,当时的初衷是缓解优质教育资源供不应求的现状,拉动薄弱学校向优质学校靠,满足人们多元化教育需求,多年来,其积极作用还是被认同的。

但与此同时,弊端也渐渐显现。其中,民办学校优先“掐尖”招生及“择校热”成为热议话题。“民强公弱”也一度成为西安教育问题一大痛点。

为加快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2019年10月,我市全面启动《西安市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2020年,我市全面启动“公民同招”义务教育招生新政……随着“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全市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择校热”也已大幅降温。

2020年7月,西安市教育局公布了2019年度民办学校年检结果,有3所民办学校年检不合格,分别为西安传媒专修学院、西安和中学和西安宏桥中学,停止2020年度招生。

而根据西安市2021年民办学校招生计划来看,目前全市(含西咸新区)共有116所民办小学和55所民办初中。

记者梳理发现,西安目前的民办学校中,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是纯民办,有些是纯民间资本投资办的学校,有些是公办学校成立的分校或公办学校以集团化名义举办的民办学校;有些则是国有企业、开发区投资举办的民办学校。

此次八部门的《通知》明确指出,只有符合“六独立”(即独立法人资格、校园校舍及设备、专任教师队伍、财务核算、招生、毕业证发放)的民办学校可以继续存在。

具有以下四种情形的“公参民”学校可以转为公办:一是公办学校单独举办或者公办学校与其他公有主体合作举办的“公参民”学校,应转为公办学校;二是公办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个人合作举办的“公参民”学校,经协商一致且条件成熟的,可以转为公办学校;三是既有居住社区配套建设的“公参民”学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转为公办学校,也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提供学位、继续办学;四是公办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个人合作举办的“公参民”学校,不符合“六独立”要求且难以整改到位的,可视情况转为公办学校或终止办学。

“公参民”治理 西安还任重道远

日前,有相关新媒体台称,西北工业大学启迪中学更名为“咸阳启迪中学”,陕西师范大学金泰丝路花城学校更名为“秦都区丝路花城学校”。这两所民办学校的更名一度引发了社会密切关注。

9月22日,记者致电这两所学校校办了解到,目前学校只是暂时更换牌子,还没有正式完成更名,相关手续还在审批当中。

据了解,西工大启迪中学是经咸阳市教育局批准,由陕西启迪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和西北工业大学共同投资创办的一所全日制民办完全中学。陕师大金泰丝路花城学校成立于2006年,是由陕西师范大学和陕西金泰恒业房地产有限公司强强联手打造的一所民办学校。

值得关注的是,早在今年3月份,西安已有两所学校正式更名。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南校区更名为“雁塔雁南小学”,西安交大二附中南校区学校更名为“西安雁南中学”。

针对此次《通知》要求,那么两年内,所有“公参民”问题都将得到妥善解决吗?

有业内人士认为,实际上,西安“公参民”办学情况较为复杂,绝大部分是借、靠、占用一些大学资源或政府资源,或将公办学校转制发展起来的“衍生物”,“公参民”治理仍任重道远!

比如陕师大系相关学校,记者与多位业内人士、学校老师沟通了解到,陕师大对外合作办学主要采取与地产合资办学、品牌输出等形式建立中小学,至今省内外已有20余家学校,大部分属于民办学校。如陕师大锦园中学、陕师大学奥林匹克花园学校、陕师大万科初级中学、陕师大大兴新区小学、陕师大实验小学、陕师大御锦城小学等。

再如,西工大启迪中学全面实施西工大附中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学校借助西工大附中优质教育资源,两校双向精准对接、精致管理、精耕细作,使学校教学质量大幅提升。继该校更名后,西工大系民办学校又将有哪些动作?采访中,多位家长对此表示很期待。

教育改革,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未来两年,将成为“民转公”的关键期,西安民办学校将何去何从?哪些学校将会民转公?哪些民办学校将会继续存在?我们将持续关注。(程静 刘晓庆)

标签: 公参民治理 办学模式 择校热降温 义务教育

资讯播报

乐活HOT

  • 2022北京龙庆峡冰灯冰雪季冬奥题材冰灯作品比去年多一半多
    2022北京龙庆峡冰灯冰雪季冬奥题

    赏灯戏雪过大年!1月15日晚,2022年北京龙庆峡冰灯冰雪季在龙庆峡文化广场开幕。龙庆峡景区紧邻冬奥延庆赛区,今年的冰灯冰雪季加大了冬奥文

  • 运动、食补等成年轻人生活常态 “养生人”有冲动派有学术派
    运动、食补等成年轻人生活常态

    护肤养颜美丽人惜命养生打工人激情参与体验派随缘佛系小乖乖学术养生小专家快乐负重撸铁人——经此一疫,年轻人也给自己贴上了惜命的标签。

  • 2022北京年货节的网上年货节专场促销优惠多
    2022北京年货节的网上年货节专场

    昨日,由北京市商务局主办,北京老字号协会、北京市餐饮行业协会承办的2022北京年货节在丰台区大悦春风里正式启动。本次年货节,是北京消费

  • 北海公园总面积1.5万平方米的天然冰场正式开放
    北海公园总面积1.5万平方米的天

    为助力北京冬奥城市文化活动,让市民和游客感受冰雪活动乐趣,1月12日,北海公园总面积1 5万平方米的天然冰场正式开放,预计将持续至2月4日

  • 正值泡温泉旺季 不少景点都推出了一定的优惠政策
    正值泡温泉旺季 不少景点都推出

    入冬以来,随着气温逐渐走低,冬季游玩项目成为热门话题。今年元旦假期,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数据显示,滑雪、泡温泉等冬季特色项目受到市

  • 武汉大众冰雪季将向2.8万名小学生免费派发冰雪体验券
    武汉大众冰雪季将向2.8万名小学

    迎冬奥,在家门口享受冰雪运动。1月17日至2月28日,第八届全国大众冰雪季冰雪嘉年华活动将在武汉全民健身中心开放运营。活动期间,市体育局

  • 冬季抑郁有何常见表现? 为何冬季更容易抑郁?
    冬季抑郁有何常见表现? 为何冬

    进入冬季,再加上目前疫情在全国多地散发,或多或少影响着我们的心情。那么,在这个特殊的季节和时期,我们如何调适自己的心理呢?今天,河

  • 颐和园冰上健体活动正式启动 是全市最大一处天然冰场
    颐和园冰上健体活动正式启动 是

    1月10日,颐和园圆梦冬奥,相约颐和冰上健体活动正式启动,冰场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是全市最大一处天然冰场。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冰场

  • 不建议14岁以下儿童专门检测幽门螺旋杆菌
    不建议14岁以下儿童专门检测幽门

    近日,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发布了第15版致癌物报告,其中幽门螺旋杆菌慢性感染被明确标为可致癌。这一话题迅速登上热搜。根据世界胃肠病组

  • 210个药品注册证书被注销 包括多个品牌的去痛片
    210个药品注册证书被注销 包括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近日发布公告,注销210个药品注册证书,其中包括多个品牌的去痛片。日常生活中,不少市民出现头痛、腹痛、月经痛、

娱乐LOVE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