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国外院校宣布开设一批新学院、新专业 吸引了越来越多留学生的注意
发布时间:2022-09-21 09:49:53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
近日,不少国外院校宣布开设一批新学院、新专业,值得留意的是,这些新开设的专业大多为跨学科专业。多学科融合、跨学科研究正成为许多院校...

近日,不少国外院校宣布开设一批新学院、新专业,值得留意的是,这些新开设的专业大多为跨学科专业。多学科融合、跨学科研究正成为许多院校专业建设中的“新方向”,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留学生的注意。

近年来,不再局限于单一学科专业的申请、更青睐于跨学科研究日渐成为留学申请的主流。不少留学机构在进行宣传时,也将这类跨学科专业描述为“捡漏专业”。一位留学机构老师说:“这类专业对本科申请的适用范围更广,理论压力小,‘双非’也可以冲,绝对堪称‘宝藏捡漏专业’。”

目前跨学科专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跨学科专业真的可以“捡漏”吗?

越来越多院校开设跨学科专业

今年6月,哈佛大学宣布,将在今年秋季开设Salata气候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以推进学校对气候研究的承诺,新研究所将集合利用各院系项目的学术资源,整合目前正在进行的气候相关项目,推动新项目的开设,进行跨学科研究。这一举动再次将“跨学科研究专业”推向大众视野。

与“交叉学科”类似,“跨学科研究专业”是两个或多个不同专业间交融的产物。一般而言,国外大部分院校开设的跨学科专业依托于学校的“王牌专业”,整合多个学院资源,进行跨学科研究。在未来的新兴学科中,跨学科研究对原有项目的内涵进行深化、扩展和外延,日渐成为主流。

除了哈佛大学,在美国的各大院校中,跨学科专业也呈现数量日趋增多、设置日趋多样化的趋势。例如,去年8月,埃默里大学宣布增设两个跨学科专业,其中“经济学与计算机科学专业”由经济学系和计算机科学系联合培养;“经济学与人类健康专业”则是一门创新型复合专业。

大部分跨学科专业应当下社会不断变化的就业需求而生。在英国,帝国理工商学院将从2023学年秋季入学开始,开设一个本科新专业:经济、金融与数据科学专业,将传统经济金融专业与最新的数据科学结合。据学校官网介绍,该专业产生的背景是,目前就业市场上对具有数据分析、编码能力的经济金融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也是英国首个经济学、金融学和数据科学的跨学科学位。在新加坡,为应对疫情之后的科技世界,从去年8月的新学年起,南洋理工大学为本科新生开设了新的跨学科核心课程,涵盖数码素养、沟通、道德、职业发展、科技和全球挑战等领域和课题。

除了国外院校,港澳高校也一直是不少学生的热门选择。香港大学在今年的秋季入学申请季开放不少新增跨学科专业的申请,其中,新设的“创意传播硕士”依托港大文学院,设置涉及新兴领导力、专业促进和创新合作的交叉学科课程。此外,为促进人才多元化发展,港大在2019年推出了全新的文理学士课程,有5门跨领域新课程,由10所学院共同参与设计,在近年来的港澳申请中颇受欢迎。

文理结合,跨学科有优势也有挑战

目前,国外大部分院校开设的跨学科专业多集中在理工科项目中,以数学、计算机、商科等专业结合其他专业为主,尤其是“计算机+其他专业”的跨学科专业,涉及的硕士和博士项目众多,越来越受到留学生的青睐。从欧洲留学毕业的阿鲁曾就读于法国贡比涅技术大学的计算力学专业,在他看来,与单一学科专业相比,理工类的跨学科专业入门相对简单,对学生的学术要求也稍低。

“我就读的是计算机和力学的跨学科专业。与纯力学专业相比,需要的数学基础没有那么强,对于在数学上没有下很多功夫的学生来说比较容易入门;与纯计算机专业相比,在编程上要求没那么高,对于编程基础不够好的学生来说也更好掌握。”阿鲁说。

除理工类跨学科专业外,近年来,随着社会需求变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新开设的跨学科专业或项目开始涉及人文社科领域,也有不少跨学科专业开始往文理结合的方向发展。美国南加州大学提供的艺术、技术与商业创新项目,就涉及艺术、设计、CS(计算机科学)、工程、商科、风险投资等多领域的专业知识。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艺术背景,跨学科专业让我们跳出传统的学科分类,根据研究目的个性化定制自己的研究专业。”Janice目前在美国就读于跨学科艺术研究,她认为,在如今学科专业越分越细、研究方向越来越专精的大潮流下,跨学科研究是未来的趋势。她目前参与的“艺术+公共健康”研究项目是一个比较新的项目,在今年刚有第一届毕业生。

“因为要学习统计学、流行病学等新知识新课程,专业会跨度比较大,对我来说是不小的挑战。”但Janice对自己选择的“艺术+”跨学科项目认可度颇高,“从实践、应用意义来讲,我认为就读跨学科专业的学生会更有优势,也更有竞争力。因为目前大部分学校建设是以学术体系的建构为主,但在实际社会中,如何更有效率地解决问题更为重要,跨学科专业就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

跨学科专业申请真能“捡漏”?

“中offer率超高”“申请更容易更灵活”“与纯经济或经济政策类项目相比不需要很强的学术背景”……在2022年留学的秋季入学申请季,伦敦大学学院开设了第一个由经济系和政治系合开的项目,包含两个跨学科新专业:数据科学和公共政策(经济学)硕士、数据科学和公共政策(政治科学)硕士。在不少留学机构的宣传中,这两个新专业堪称“捡漏王炸专业”。

目前,这两个新开设的跨学科专业已完成第一届招生,申请人数达199人,学校发出offer23份,录取率仅有约11%,并不算高。此外,虽然此类跨学科专业在申请时确实“对学生的背景要求限制更少”,但在不少学校官网的介绍中,大部分专业对申请学生的要求依旧是“至少有一个涉及学科的学术背景”。例如,新加坡管理大学在今年2月新开放申请的“法律、商业和科技博士课程”,就要求申请学生“至少拥有法律或相关学科的学士学位,如商业、金融、经济学、计算机科学或政治学,并具有良好的学术表现”。

广东某国际教育机构的梁老师曾经指导过不少留学生的跨学科专业申请,“大部分同学选择这类专业的主要原因是:希望通过学习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为将来的就业奠定基础,让自己在就业时有更多选择。”对于网络上对跨学科专业“中offer率超高”的宣传,她认为,网络上个别推文为了达到宣传的效果,很多文章或宣传都是真假参半,要么过度夸大,要么选择性隐藏学生需要知道的真实信息。

“目前,在实际的留学申请中,同样的背景条件下,尤其是硕士或博士的申请,申请与本科专业一致或相关的专业,成功率通常更高。”她建议对跨学科专业感兴趣的学生,不要盲目听信网上的宣传,可以通过直接查询学校官网,或参考过往的真实录取案例,来进一步核实或了解相关信息。“如果想让自己在申请此类专业时更有优势,则可以额外增加与未来专业相关的学习、科研或实践经历。”(记者孙唯实习生郭伊珞)

标签: 跨学科专业的发展趋势 跨学科专业可以捡漏吗 跨学科专业 学校的王牌专业

资讯播报

乐活HOT

  • 亲子游、乡村游等是今年国庆热门出行主题 亲子游相关搜索热度上涨69%
    亲子游、乡村游等是今年国庆热门

    尽管国内部分城市受到疫情影响,但近日多家在线旅游平台相继发布国庆黄金周出游预测报告显示,随着假期临近,各地旅游热度持续看涨。同程旅

  • “十一”出游搜索量明显增加 许多旅客已提前预订优质酒店、海景房等
    “十一”出游搜索量明显增加 许

    携程近日发布的《2022年国庆预测报告》显示,截至9月15日,在携程下单国庆旅游产品的人群中,90后00后占据半壁江山,订单占比分别为42%和7%

  • 今年秋冬季出现流感流行风险的可能性偏高 为何每年都需接种流感疫苗?
    今年秋冬季出现流感流行风险的可

    今年夏天,甲型H3N2流感病毒在南方出现了流行高峰。与其他流感型别相比,H3N2的流行程度高、变异频率快。据专家研判,2022年秋冬季出现流感

  • 乡村民宿热度搜索热度基本恢复至去年同期 预订量对比端午增长一成左右
    乡村民宿热度搜索热度基本恢复至

    9月12日,携程发布的《2022中秋小长假出游总结报告》显示,今年中秋出游人群主要由本地、周边客群构成,占比超过六成。各地本地景区、主题

  • 在职人群及非学龄儿童家庭将成国庆出游主力 “清年假”旅游市场或提前启动
    在职人群及非学龄儿童家庭将成国

    中秋小长假刚过,国庆黄金周出游火速提上日程。9月13日,岭南商旅集团广之旅综合问卷调查及相关搜索、咨询、报名等大数据,发布《2022国庆

  • “三天体验三种玩法”成为常态 小长假十大热门周边游城市分别是哪里?
    “三天体验三种玩法”成为常态

    三天中秋小长假结束,多家在线旅游平台12日发布2022中秋小长假出游总结。其中显示,短途游、微度假是今年中秋旅游出行的首选,本地景区、主

  • 深圳东部海堤重建工程官湖东段正式向公众开放 市民出行又添好去处
    深圳东部海堤重建工程官湖东段正

    近日,深晚记者从深圳市水务局了解到,深圳市东部海堤重建工程(三期)官湖东段、杨梅坑鹿嘴大道段正式向公众开放,市民出行又添好去处。深晚

  • “贴秋膘”不一定真的要吃肉 日常养生要注意三个要点才能“治未病”
    “贴秋膘”不一定真的要吃肉 日

    俗话说的秋不食瓜是怎么回事?贴秋膘就是放开吃肉?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闫玉红提醒,白露时节,日常养生要注意三个要点才能治未病,保

  • 古镇镇2022年灯都文化嘉年华开幕 精彩开幕式打响嘉年华“头炮”
    古镇镇2022年灯都文化嘉年华开幕

    昨晚,古镇镇2022年灯都文化嘉年华在中山市古镇镇人民广场开幕。嘉年华活动以喜迎二十大文化兴灯都为主题,以1+8模式整体打造。1为一场开幕

  • 第九届中国博物馆博览会落幕 南山博物馆展馆吸引了众多观众参观
    第九届中国博物馆博览会落幕 南

    第九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9月4日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落幕。广东省博物馆、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文创联盟以粤博创意为主题,联合

娱乐LOVE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