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昆曲直播,新形式收获新戏迷,00后被“种草”了
发布时间:2020-06-16 14:34:07 文章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第一次刷到昆曲,不愧是国粹,太美了!完完整整把直播看完了,被昆曲‘种草’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

“第一次刷到昆曲,不愧是国粹,太美了!”“完完整整把直播看完了,被昆曲‘种草’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此,北方昆曲剧院(以下简称北昆)于6月12日下午进行了一场全新形式的网络直播尝试,让拥有600年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走近现代人生活。100分钟的直播,266.4万观看量,37.9万点赞量。网友惊呼:以前只是听说过,从未走进剧场体验昆曲,现在通过互联网感受到了意外惊喜。

关汉卿的著名戏剧《望江亭中秋切鲙》中的谭记儿、白士中、杨衙内上演的悲欢离合,在屏幕上化作情丝万缕的目光流转与善恶分明的嬉笑怒骂;当真是听不完余音袅袅,看不尽步履盈盈;淋漓尽致地挥洒着美感。

移动互联网时代,戏曲进行网络直播已不鲜见,但用拍摄电影的手法把剧目浓缩成30分钟,再将整部戏按照短视频快节奏的特性拆解,演职人员在播出间隙陆续上场讲解幕后花絮和戏里戏外的“冷知识”,这种方式为昆曲的传播作出了一次新的尝试。这样一场别具一格的直播,为昆曲带来什么?给传统文化界带来怎样的思考?

新形式收获新戏迷

“夜雨一天秋露,冷风万里江湖”。元代剧作家关汉卿的《望江亭中秋切鲙》,被称为“亮在苦寒人世里的一支俏生生、红润润的珊瑚”,被京剧、川剧、赣剧等戏曲剧种移植改编,2019年由北昆首次移植到昆曲舞台。

昆曲以词曲优美典雅著称,细细品之,听到头来是礼乐文明在吟唱。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近昆曲、关注传统艺术,这次,北昆又将这部经典剧目制作成“迷你电影”,搬上直播平台。

“《望江亭中秋切鲙》的剧本有700多年历史,把这部戏作为我们拥抱互联网的第一次尝试,这种古老与现代的结合,本身就非常有意义。”北昆院长杨凤一说。杨凤一在本次直播中担任主播,对昆曲走向互联网怀有很高期待。

在生活娱乐如此多元化的当下,要让不了解昆曲艺术的观众接受昆曲,需要呈现出快速打动人心的图像。

下午两点,这部“网戏”一露面,唯美精致的画面惊艳了一众网友。多镜头、多机位的运用,增加了舞台的纵深感,打破了传统剧场观看戏剧的固定视角。近景与特写的运用让观众仿佛置身于舞台之上。这部戏的导演张鹏说:“线下体验的是原汁原味、线上看的是捕捉细节。”

“点翠”是一种传说中“价值连城”的头饰,是北昆几十年前置办的,拍摄这部“网戏”时,主演邵天帅头上佩戴的就是这个头饰,画面里,特写镜头拍摄出头饰的细节,让观众大饱眼福,这是剧场里不可能得到的体验。

导演张鹏说:“线上‘种草’,我们期待能收获一批新戏迷。”

新创作带来新思考

传统艺术以新形式走向网络是一种尝试与创新,而对于昆曲来说,“复古”与“创新”是一项双选题。

昆曲的鼎盛时代在明清,对于昆曲的极致追求,往往体现在“复古”上。

本次“网戏”延续了北昆“观其复”系列风格,从典籍中寻找昆曲原来的样子。从头饰、头发贴片到点红的樱桃嘴唇每个细节都有出处。

这部戏的“造型设计”、北昆容妆师李学敏介绍,女主演谭记儿的贴片子方法是仿照大师韩世昌的一张照片复原而来的,而这样的贴法在现代舞台上已经是很少使用了,化妆也是追寻清代戏曲画片里的人物气韵而实验性复原的。

“创新是多元的,我们把传统做好了也是一种创新。”这部戏的作曲王天赐说。

这部戏中,还有一段杨衙内的唱腔风格明显不同,张鹏介绍,这是实验性复原“京高腔”的一段展示。“京高腔”曾是一种主流唱腔,百年前就已失传,只留下了一段老百代公司录制的唱片,剧院请来从兆环、候光有、周万江、王大元等平均年龄超过80岁的老艺术家来回忆细节,并请专门研究京高腔的王馨博士指导,最终由著名作曲家王大元根据京高腔行腔规律创作了这部戏中出现的唱腔。“这是一次对京高腔实验性的追溯,也是对这样一门已经没有活态传承艺术的致敬。”张鹏说。

观众使用最新的观看渠道与平台,看到的是古朴本真的昆曲内容。

新时代提出新期待

对于很多观众来说,不是不知道昆曲“好”,而是不懂“好在哪”。在观众踏入戏院之前,专业从业者这样掰开揉碎来给观众讲戏,让很多对昆曲望而生畏的观众有了走近昆曲的可能。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巡视员马文在直播中说:“这种直播的形式既保证了戏曲艺术的表演特点,又考虑了一般观众了解昆曲、欣赏昆曲‘入门难’的问题。”

不管是传统还是现代,对于艺术来说,观众在哪里,艺术就应该在哪里,互联网时代,主动拥抱互联网,走向新群体,是时代的潮流,也是艺术的智慧。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能走进戏楼看戏的,多是老年人,一次创新尝试,拉近了新一代观众和昆曲的距离。昆曲是否适合大众欣赏?年轻人用数据和评论给出回答。弹幕里,一位网友留言:“00后,打卡!”

弹幕里年轻人的网络语言诙谐地调侃,不失敬畏与欣赏。观众人群的年轻化让人欣喜地看到,昆曲这门古老艺术的魅力可以感染时下的年轻人。反观时下的年轻人对本土文化的兴趣也愈发浓厚。

当青年一代惊艳于传统艺术之美,杨凤一说:“对于他们来说,这是我们自己的文化,是属于中国青年一代的文化自信。”(光明日报记者 尚文超)

标签: 昆曲直播 00后被种草

资讯播报

乐活HOT

  • 2022北京龙庆峡冰灯冰雪季冬奥题材冰灯作品比去年多一半多
    2022北京龙庆峡冰灯冰雪季冬奥题

    赏灯戏雪过大年!1月15日晚,2022年北京龙庆峡冰灯冰雪季在龙庆峡文化广场开幕。龙庆峡景区紧邻冬奥延庆赛区,今年的冰灯冰雪季加大了冬奥文

  • 运动、食补等成年轻人生活常态 “养生人”有冲动派有学术派
    运动、食补等成年轻人生活常态

    护肤养颜美丽人惜命养生打工人激情参与体验派随缘佛系小乖乖学术养生小专家快乐负重撸铁人——经此一疫,年轻人也给自己贴上了惜命的标签。

  • 2022北京年货节的网上年货节专场促销优惠多
    2022北京年货节的网上年货节专场

    昨日,由北京市商务局主办,北京老字号协会、北京市餐饮行业协会承办的2022北京年货节在丰台区大悦春风里正式启动。本次年货节,是北京消费

  • 北海公园总面积1.5万平方米的天然冰场正式开放
    北海公园总面积1.5万平方米的天

    为助力北京冬奥城市文化活动,让市民和游客感受冰雪活动乐趣,1月12日,北海公园总面积1 5万平方米的天然冰场正式开放,预计将持续至2月4日

  • 正值泡温泉旺季 不少景点都推出了一定的优惠政策
    正值泡温泉旺季 不少景点都推出

    入冬以来,随着气温逐渐走低,冬季游玩项目成为热门话题。今年元旦假期,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数据显示,滑雪、泡温泉等冬季特色项目受到市

  • 武汉大众冰雪季将向2.8万名小学生免费派发冰雪体验券
    武汉大众冰雪季将向2.8万名小学

    迎冬奥,在家门口享受冰雪运动。1月17日至2月28日,第八届全国大众冰雪季冰雪嘉年华活动将在武汉全民健身中心开放运营。活动期间,市体育局

  • 冬季抑郁有何常见表现? 为何冬季更容易抑郁?
    冬季抑郁有何常见表现? 为何冬

    进入冬季,再加上目前疫情在全国多地散发,或多或少影响着我们的心情。那么,在这个特殊的季节和时期,我们如何调适自己的心理呢?今天,河

  • 颐和园冰上健体活动正式启动 是全市最大一处天然冰场
    颐和园冰上健体活动正式启动 是

    1月10日,颐和园圆梦冬奥,相约颐和冰上健体活动正式启动,冰场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是全市最大一处天然冰场。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冰场

  • 不建议14岁以下儿童专门检测幽门螺旋杆菌
    不建议14岁以下儿童专门检测幽门

    近日,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发布了第15版致癌物报告,其中幽门螺旋杆菌慢性感染被明确标为可致癌。这一话题迅速登上热搜。根据世界胃肠病组

  • 210个药品注册证书被注销 包括多个品牌的去痛片
    210个药品注册证书被注销 包括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近日发布公告,注销210个药品注册证书,其中包括多个品牌的去痛片。日常生活中,不少市民出现头痛、腹痛、月经痛、

娱乐LOVE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