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金白银“李遇人才”!李沧构建高质量大数据产业人才生态
发布时间:2023-07-10 19:55:53 文章来源:大众报业·半岛新闻
在风起云涌的数字时代,大数据早已深度融入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而对于

在风起云涌的数字时代,大数据早已深度融入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而对于大数据产业而言,人才不仅是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10日,记者了解到,李沧区近年来在大数据人才的引进、服务和培育三方面均衡发力,通过引进大数据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打造完整的大数据产业链生态,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人才来李沧区发展大数据相关产业,助力李沧打造一流的科技人才队伍,着力构建高质量的大数据产业“人才生态”。


(相关资料图)

真金白银“李遇人才”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李沧区早已意识到这一点。近年来,李沧不断实施更加积极、开放的人才政策,围绕产业发展需求招引人才,持续推进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在积累“第一资源”上下足了功夫。

据了解,李沧区用好用足高校毕业生住房补贴、青年人才一次性安家费等引才政策,配套出台《青岛市李沧区鼓励企业引进青年人才奖励办法》,对年度内新引进的首次在青就业45周岁以下的留学生、硕士、博士青年人才数量前3位的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5万、4万、3万引才激励。目前依托大数据实现“政策找人”,为1785名高校毕业生发放高校毕业生住房补贴655.82万元,为68名高校毕业生发放一次性安家费626.93万元,倾力提升政策落实效率,厚植青年人才聚集沃土。与此同时,在青岛明思为科技有限公司等大数据行业公司建立青岛市研究生实习基地,鼓励大数据人才在基地实习实训,不断延伸引才触角。

在此前发布的《关于实施“李遇人才”计划 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李沧区明确实施产业英才支持、产业支撑人才引育、青年人才倍增、产业平台赋能、人才服务提升5项支持计划,聚集产才融合发展,为大数据产业发展和人才引育提供强大政策支撑。“真金白银”的奖补政策十分奏效,截至今年6月份,李沧区预计将发放奖补资金360余万元。

用优质产业生态留住人才

如果说优厚的政策是吸引人才的“磁力场”,那么优质的产业生态则是留住人才的“定心丸”。2019年以来,李沧区广泛招引数字化项目在辖区落地,通过引进中瑞车联网、云裳物联、越来数字等大数据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构建大数据产业的“生态雨林”,给来到李沧的大数据人才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以中瑞为代表,作为全国最大车联网大数据运营平台服务商,中瑞在进驻李沧后不仅设立了全国软件研发中心,还培育孵化了正华供应链公司等生态链企业,直接创造600个就业机会。在“衣联网”领域,龙头企业云裳物联,助力传统服装家纺行业数字化转型,实现与13个行业超过5000家资源方合作,落地李沧后提供就业500余人。

李沧在“引才”的同时还十分注重“育才”。2022年以来,李沧区针对科技企业在业务扩张中遇到的“堵点”和传统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遇到的“痛点”,邀请知名企业家和行业领袖分享经验和交流思想,先后举办多场人才论坛,为大数据人才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持续构建大数据产业“生态雨林”

如今,李沧已搭建“精准匹配、智慧分析”功能于一体的数智化智能公共服务平台,打通人社、民政、行政审批等五部门间的数据壁垒,实现7122万条政务数据的互认互用、同步更新、业务协同。通过人物画像、行为建模、智能分析等手段,将人才政策、服务事项进行精准匹配,为5位大数据高层次人才办理市级高层次人才服务绿卡,并为人才提前推送职称晋升、技能课程等成长路径。

李沧区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李沧区还将举办“新时代下的财税人员数字化转型与智能财税应用”私享会、“揽才有方 智通李沧”李沧区“政校企协”赋能课堂等一系列活动,整合多方资源,培养具有较高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的大数据人才。

从常规的“政策引才”向“创新引才”“柔性引才”转变,如今的李沧区更加注重通过拼生态、拼服务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未来,李沧区将继续积极推进人才强区战略,在大数据人才的引进、培育、服务方面均衡发力,逐步将李沧构建成为大数据产业的“生态雨林”,大数据人才的“集聚高地”,为青岛乃至山东的大数据产业发展持续赋能增效。

标签:

资讯播报

乐活HOT

娱乐LOVE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