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元典,塑造中华民族精神独特标识-今头条
发布时间:2025-11-12 08:52:28 文章来源:大河网
受访者: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李乔轴心时代


(资料图)

受访者: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李乔

轴心时代,文明奠基,诸子百家,思想交锋。位于“天地之中”的河洛地区,成为先秦诸子思想激荡与融合的重要舞台。老子西出函关,孔子周游列国,墨子倡行非攻,韩子劝谏变法,诸子百家的生平交织在河洛地区;“四书五经”和《道德经》《韩非子》《墨子》,元典思想,或滥觞于斯,或形成于斯,或推行于斯。

在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李乔看来,先秦诸子思想和元典,在河洛地区这个大熔炉内孕育生发、熔炼升华,共同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与思维方式。

1

河洛地区,留下了诸子百家的行迹,也涵养出了影响千年的元典思想。

“河洛地区是先秦诸子思想激荡与融合的重要舞台。”李乔说,孔子曾西行至洛阳,“问礼于老子”,在吸收周文化精髓的基础上构建起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老子曾长期担任周守藏室之史,并于洛阳著成《道德经》,提出“道法自然”,奠定了道家的哲学根基。庄子曾多次游历河洛,其“逍遥游”“齐物论”等观念,与河洛文化中崇尚自然和谐的精神相契合。

墨子“非攻”“尚贤”思想,是对河洛及周边地区战乱频仍、社会不公现实的回应,是这一文化场域中激烈争鸣的产物。韩非子则继承并发展了申不害、商鞅等人源自河洛的法家传统,强调“法治”与“术势”,构建起系统化的法家理论体系。这些思想或直接萌发于河洛沃土,或是在与河洛文化的深度互动与争鸣中逐步成熟,共同构成了先秦“百家争鸣”的壮阔图景。

标签: 消费导报网 24小时资讯

资讯播报

乐活HOT

娱乐LOVE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