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用心守护那片绿
发布时间:2022-05-09 06:29:05 文章来源:山西日报
他们用心守护那片绿,主流媒体,山西门户。山西新闻网是经国务院新闻办审核批准,由山西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的山西省重点新闻网站。山西新闻

白怀智在样线调查途中。

韩丽君在调查皂荚。

董超在检查红外线自拍仪。

阅读提示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环境形成的复杂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多年来,我省依靠科技加快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监测修复并举,生物多样性得到恢复发展。这和谐的背后,是无数林草工作者的默默付出。让我们走近他们,感受他们平凡中的不平凡。

白怀智 热心保护野生动物

“快看!拍到金钱豹了!”白怀智激动地让大家看红外相机拍到的照片。只见一只成年金钱豹占据了照片最显著的位置,时间居然是上次安装好相机后的几分钟。“差点来个亲密接触。”大家拍拍胸脯相视一笑。  白怀智是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技术员。因为对自然的热爱,2013年大学一毕业,他就考进了保护区,钻到了大山里,当上了“保护者”。  历山保护区内活跃着华北豹、原麝、黑鹳、褐马鸡等珍稀野生动物。保护宣教、调查监测、救护野生动物是白怀智的主要工作。上午7时,他已带领监测员出发,开始了固定样线调查监测工作。“到达样线起始点后,每小时需要徒步1-2km,观察距离为左右各50米,要求对观察到的鸟类等野生动物进行抓拍,记录种类、数量、影像、巢穴、痕迹等调查因子。同时根据发现的动物足迹链、粪便等痕迹,以及历次调查经验,我们还需要在兽道等重要地点安装野生动物红外相机。这相机在野生动物经过时会自动触发拍摄照片和视频,不打扰动物还能很好地记录它们的状态,可是大山里调查野生动物的‘神器’。”说到工作,白怀智一脸认真。  历山保护区内规划了20条监测样线,总里程有100多公里。由于保护区地理环境复杂、山高林密,加上野保工作的特殊性,午饭在山上解决是常事。时至中午,大家都从背包里拿出方便面、火腿肠和矿泉水,简单吃几口垫了垫肚子就又开始监测工作。  “样线监测调查不仅可以掌握野生动物资源在保护区范围内的种类、数量、分布和其所处的生态环境特征,而且也能为制订野生动物资源长期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白怀智介绍说,“所以别看我们的工作枯燥、艰苦,作用可是很大呢。”  远离城市繁华和喧嚣的近10年来,白怀智从未后悔。行走在保护区的一道道梁上、一条条沟间,白怀智扛起了责任,也收获了幸福。他和同为野生动物保护一线工作者的妻子一起扎根在这里,携手前行在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路上。

韩丽君 痴心培育林木良种

“每次走进试验基地,仰头看着皂荚,都是我最喜悦的时刻。”从2008年进入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以来,这是韩丽君讲得最多的一句话。  省林科院的林木良种培育研究创新团队,主要开展乡土树种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存评价、良种选育、新品种创制等技术研究。韩丽君是其中一员,进入团队她便选择了皂荚培育研究,一干就是12年。  开展林业科研,深山老林、田间地头是“工作间”,常常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12年里,她总是随身带着笔记本、卷尺和标本箱,随时记录温度、光照、水分、肥料等所有关系到皂荚生长的要素和信息。  “2019年,我在襄汾县省林科院试验基地驻守,白天对乡土树种500多个系号进行分类、测量生长指标等,晚上整理数据、形成报告。因为丈夫是现役军人,那两个月里,孩子都是托给亲戚和邻居照看。”对孩子,韩丽君有着深深的歉意。  12年中,她已记不清有多少个周末加班,多少场风雨中调查,多少次泥泞里跋涉,但她无悔自己的选择。“我是太行山深处走出来的孩子,对家乡的黄土有着深厚的感情。能用自己的所学改变家乡,多累都值。”  一项科研成果可以振兴一个产业,改善一方生态。通过10年的摸索,韩丽君研制专利6项,选育“帅丁”“帅荚1号”“帅荚2号”等良种8个,参与的野皂荚嫁接皂荚科技成果为我省丰富的野皂荚资源找到了用武之地,创造了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利用这一技术,山西绿源春生态林业有限公司完成中条山南麓3000余亩野皂荚低效灌木林嫁接改造工程,昔日的荒山变成了绿山金山,每年平均给周边村民带来20万-40万元的收益。无独有偶。襄汾县汾城镇北西城村3200多亩野皂荚也成为村民的“绿色银行”。村民都称她是“知心人”。  12年间,韩丽君收获了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和三晋英才、山西省学术带头人、山西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最美科技工作者等称号。她和她的团队坚守责任和情怀,一步一个脚印地“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助农富民事业中”。他们因为热爱,所以快乐;因为担当,所以卓越。

董超 醉心守护湿地生态

春日的山西沁河源国家湿地公园,青崖壁立、峡谷涌翠。“湿地的景色别有一番风味吧。”刚维护好水文监测设备的董超,抹了把汗,拿起望远镜匆匆赶往观鸟台。从2013年从事湿地相关工作以来,这种繁忙就成为他的常态。  董超是湿地公园的技术员,近10年的工作里,他认真学习有关湿地保护、科研监测以及科普宣教等知识,仔细巡护监测湿地每一寸土地、每一种野生动植物,逐渐成长为湿地生态系统的守护者。  董超的工作很静。无论是夏阳酷暑,还是三九严寒,他都行走在湿地的每个角落,静静监测,详细记录。“这工作不能人多,得静,尤其是监测鸟类时,经常待在一个地方半个多小时不能动。”近10年来,水文水质监测、野生动植物记录本换了一本又一本,每一本都记满了湿地修复保护变化的详细数据,也写满了他对这片湿地的深厚感情。  董超的工作很忙。“测水质、辨植物、数鸟巢、做宣讲……”他每天脚步不停。特别是冬天,水面结冰,为保障鸟儿们的食物来源,他还要在日出前半小时登上高高的观鸟台,完成饵料投放。在他的悉心呵护下,湿地的鸟类越来越多。  2016年,他发现公园入口王家湾村的一处悬崖上入住了新居民——黑鹳夫妻,从此他们便成为经常见面却又互不打扰的朋友。黑鹳是禽鸟里的“大熊猫”、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了不惊扰黑鹳,董超每次监测拍摄都要爬到悬崖对面的山腰上等待。7年间,他记录下它们生活的每个瞬间,2019年6月有了3个小宝贝,2020年5月再次飞回……2021年湿地迎来更多的“黑鹳一家”。“这只叫小宇,它的身体很强壮;这只叫小路,它特别聪明。这对黑鹳因曾‘做客’央视《秘境之眼》而家喻户晓。”董超年轻的脸上流露着特有的关爱。  监测闲暇,董超不仅以公园宣教馆宣教员的身份向游客讲述湿地知识,还和同事一起向周边农户宣传保护湿地的重要性。在董超和同事这些守护湿地生态的一线科技工作者努力下,周边群众保护湿地的意识不断增强,湿地生态环境日趋改善,这里也成为褐马鸡、红尾溪鸲、红嘴长尾蓝鹊等鸟类的重要栖息地。

本栏图文由张丽媛 李鼎暄 苗栋提供

标签: 野生动物 科技工作者 生态系统

资讯播报

乐活HOT

  • 2022年西湖游船“国潮宋风”特色夜游船票为90元/人
    2022年西湖游船“国潮宋风”特色

    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夜西湖。想要一边沐着晚风,一边乘坐游船感受西湖夜色的别样美景吗?那就来体验一把穿越宋风的豪华画舫之

  • 珠三角地区用户是“五一”假期露营旅行的“铁粉”
    珠三角地区用户是“五一”假期露

    本地游主导,户外露营最火。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人们纷纷走向户外,解锁家门口的诗与远方。据了解,五一假期期间,广东多个露营地人气大

  • 今年“五一”假期广州市共接待市民游客688.36万人次
    今年“五一”假期广州市共接待市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5日公布了2022年五一假期本地出游数据及消费热点。据悉,受疫情和降雨降温天气等多重因素影响,今年五一假期广州市共

  • 太原市9处文物景区景点、博物馆迎来本土游客参观热潮
    太原市9处文物景区景点、博物馆

    五一小长假,太原市文物局直属的9处文物景区景点、博物馆对外开放,迎来本土游客参观热潮。此外,各文博景区还推出了线上直播活动,带着公

  • “五一”假期深圳重点监测景区共接待游客70.16万人次
    “五一”假期深圳重点监测景区共

    2022年五一小长假落下帷幕,深圳旅游市场平稳有序。5月4日,记者从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获悉,五一假期,深圳共接待游客249 39万人次,

  • 露营成五一“流量担当” 开放式乡村游景区受青睐
    露营成五一“流量担当” 开放式

    草长莺飞暮春时,最是一年好风光。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杭州各大公园郊野,帐篷如雨后春笋般盛开于草地。许多市民游客通过一顶帐篷撑起过

  • 酒店开启外卖模式 景区也在挖掘云游吸引游客观看
    酒店开启外卖模式 景区也在挖掘

    疫情笼罩下的五一假期,北京旅游业行风中透着顽强。5月4日,北京市文旅局发布数据,五一假期,北京旅游接待总人数306 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

  • 五一小长假深圳图书馆进馆约2.7万人次 总借书18万册次
    五一小长假深圳图书馆进馆约2.7

    五一小长假,深圳各大图书馆、书城成为市民的深蹲乐园,听讲座、看展览、互动游戏、书城寻宝……面对留深过节市民人数增长的情况,深圳各大

  • 洛阳至珠海航线复航运行 洛阳北郊机场共开通航线21条
    洛阳至珠海航线复航运行 洛阳北

    29日9时许,随着飞机落地的轰鸣,洛阳至珠海前序航班(落地后执行洛阳至珠海飞行任务)平稳降落在洛阳北郊机场跑道上,标志着洛阳至珠海航线

  • 洛阳市科学技术馆因将进行展品升级改造临时闭馆
    洛阳市科学技术馆因将进行展品升

    刚刚,洛阳市科学技术馆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4月30日起临时闭馆,恢复开放时间另行通知,具体内容如下:洛阳市科学技术馆临时闭馆公告广

娱乐LOVE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