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时快讯】非凡十年|青岛的生态环保答卷—蓝天篇
发布时间:2022-09-21 15:47:40 文章来源:大众报业·半岛网
半岛网9月21日讯(记者于千千通讯员陈晓栋王荣华丽张建峰)十年沧桑巨变,背后是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青岛决心和勇气,推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发

半岛网9月21日讯(记者 于千千 通讯员 陈晓栋 王荣 华丽 张建峰)十年沧桑巨变,背后是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青岛决心和勇气,推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十年来,让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之美从理想照进现实,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形成,并向着“美丽青岛”的目标继续奋勇前行。

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将从蓝天、碧水、净土等多方面盘点十年来的环境变迁,向市民交上青岛生态环保答卷。


【资料图】

“蓝天白云 繁星闪烁”成常态

空气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幸福感。2012年,我国华北地区出现的一场大范围雾霾天气,让PM2.5和PM10成为了高频词,人们“谈霾色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岛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向大气污染宣战,以不可动摇的定力保卫蓝天,把降低PM2.5浓度为核心的大气污染治理作为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任务,采取强有力措施,每天必争、每微克必争,全力守护岛城蓝天。PM2.5浓度从2013年的66微克/立方米逐渐下降至2021年的28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从2013年的72.9%、266天逐渐上升至2021年84.9%、310天。如今,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已成常态,最美“青岛蓝”频频刷屏市民朋友圈。

空气质量监测覆盖到镇街

治理雾霾,监测先行。2012年,青岛在全市19个空气子站安装了PM2.5自动连续监测设备,建设金家岭灰霾综合监测站。自2012年10月1日起,青岛在全省率先发布PM2.5监测数据。2013年是国家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正式实施的第一年。当年1月,4次雾霾过程笼罩30个省(区、市)。当月,按照新标准评价,青岛市区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浓度分别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0.037、0.031毫克/立方米。2013年,受区域性雾霾和大气扩散条件的影响,全市市区共出现五级(重度污染)以上天气23天,均出现在冬季采暖季节,首要污染物均为PM2.5。2014年1月4日,国家减灾办、民政部首次将危害健康的雾霾天气纳入2013年自然灾情进行通报。

为让市民随时了解监测信息,市生态环境局在官方网站设立专栏,市民动动手指就能知晓全市空气质量情况。不仅如此,和气象预报一样,我市每天还会发布空气质量预报。空气质量监测、预报信息,透明公开。

从2019年起,市生态环境局将空气监测网络建设范围扩大,在全市141个镇、街道和功能区均建成了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标准站,建立起“市-区-镇街”三级空气质量监控网络体系,首次实现了全市空气质量的全覆盖、网格化监控。镇街站按照国家监测技术规范布点,实施第三方专业公司社会化运营,对设备运行运维管理。通过完善市、区两级镇街空气质量监测平台相关数据监控功能,执行监测数据三级审核制度,统一发布全市镇街空气质量统计专报,确保镇街环境监测数据真实、全面、准确、有效。市生态环境局将镇街空气质量绝对值和下滑幅度一并纳入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的例行通报范围,每月向社会发布。在此基础上,制定印发管理办法,将排名通报、约谈追责等管理事项纳入管理办法。

青岛市不断加强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在扩大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标准站这一“固定监测”覆盖面的同时,辅之以出租车颗粒物走航这一“移动监测”网络,实现全域颗粒物精准监测。同时,进一步强化对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工地扬尘、道路机动车等信息化监测能力。先后建设了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网络、出租车道路扬尘走航监测系统、挥发性有机物走航监测系统、建设工地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渣土车AI智能识别管控系统、黑烟车监控系统、机动车道路遥感监测系统等七大信息化系统,形成了覆盖全域、涉及各项主要大气污染物的高科技监测网络,为准确定位污染的排放、来源等信息,及时有效采取针对性治理措施奠定了技术基础。

在市生态环境局大气处办公室内,挂着一块大屏幕,上面实时显示着为实时监测我市环境大气环境颗粒物情况。屏幕背后,是市生态环境局在我市百余台出租车顶灯安装的大气移动监测设备在发挥作用,通过对六区开展道路走航,实时监测市区颗粒物浓度。在无线通信技术加持下,将车辆位置、监测数据通过网络上传至云平台,云平台再将数据统一处理绘制生成城市颗粒物分布图,并按照红、橙、黄、绿色对路段道路颗粒物进行污染程度划分,通过出租车走街串巷,实时监测到各个角落的污染物浓度、洒水和道路破损情况,使网格化监管真正细化到每个社区、每个路段,避免了死角和盲区。

源头解析让治理有的放矢

空气质量治理,必须有的放矢、精准施策。早在2011年,青岛市启动了大气污染灰霾监测分析和颗粒物源解析。结果显示,青岛市城市扬尘、煤烟尘、机动车尾气尘、二次硫酸盐都是PM2.5、PM10的重要源类。PM2.5中扬尘和煤烟尘的贡献率比PM10中的低,而二次硫酸盐、机动车尾气尘的贡献率比PM10中的高。

为增强大气污染控制行动的科学性,更有针对性地制定颗粒物污染防治措施,2012年我市设立了“青岛市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与应用”科技攻关环保专项,开展颗粒物来源解析研究工作。通过实施该专题研究,能够改变大气中颗粒物污染防治的传统观念,确定我市大气颗粒物的主要来源及其比例,促进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从单源类管理向多源类管理的转变。此外,还能说清我市大气颗粒物的变化规律,同时结合监测数据,为PM2.5的治理和达标规划提供科学依据。2014年开展的源解析结果显示,市区PM2.5来源中,燃煤、机动车、扬尘分别约占32%、24%、23%,其他为工业、服务业与居民生活排污。与2012年开展的第一轮源解析结果相比,燃煤所占比重下降8个百分点,扬尘和机动车所占比重分别上升1个百分点和4个百分点。此后,每隔几年我市都会开展类似的解析工作。

随着治理工作的深入,青岛市环境空气质量各主要污染物全面达标。持续改善已到达瓶颈期,需要依靠科学、有效的精细化管理等措施来提高年度目标的可达性。为提高镇街和企业的大气污染防治能力,帮助其找到污染症结,青岛市组织了专业技术帮扶团队,综合利用大气环境立体走航车、气溶胶激光雷达、VOCs红外成像仪、红外热像仪、光离子化检测仪(PID)、氢火焰离子化检测仪(FID)等六大技术手段,通过驻点跟踪、综合技术观测等方式,摸清其实际污染状况及变化规律,找到影响其空气质量的关键污染因子和污染来源,有效实施网格排查、快速落实、精准削减、精细管控,为各区市、重点镇街或功能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科学的诊断和措施建议。

综合施策打出蓝天综合拳

青岛市首次就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成立高规格的领导小组,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各区市政府、各相关市直单位为成员单位的全市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标志着青岛大气污染防治管理体制机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高度。将各区市空气质量改善情况纳入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与此同时,按照“将生态环境质量逐年改善作为区域发展的约束性要求”和“谁改善、谁受益,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青岛市在全省率先推出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办法,设立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资金用于对各区市环境空气质量进行生态补偿,生态补偿金实行市、区(市)分级筹集。

面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严峻复杂的形势,青岛市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每天必争、每微克必争。蓝天保卫不在一朝一夕,更不只有一个方面,只有各个方面齐抓共管,久久为功才能实现“青岛蓝”永驻。全面监测、源头解析为治理工作提供了依托和指引,青岛市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打出了保卫蓝天组合拳。

“控尘”部门联动。住建部门成立扬尘办,强力推进建筑工地扬尘源头治理;城管部门加大市政道路洒水频次;春季突出扬尘污染防治。加强施工现场扬尘精细化管控,完善城市绿化裸露土地绿化。全市740条省级深度保洁道路执行深度保洁道路标准要求,主次干道全部实现“两扫、三洒、一冲”,具备条件的重点路段实行“冲洗+洗扫”联合作业模式,做到路面见底见本色、路边无灰无积尘。夏秋季强化臭氧污染防治,组织专家和专业技术团队,对341家涉气重点企业进行现场指导帮扶

“控车”突破瓶颈。持续推进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通过出台黄标车提前淘汰和油气治理补助政策,实施区域限行、推广油品升级等措施,持续降低机动车排气污染。加快推进机动车环保检验报告制度,取消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实施机动车环检、安检“两证合一”,持续开展黑烟车有奖举报活动;以重点区(市)和企业为试点,在全省首创非道路移动机械以“改”促“治”新模式,实现污染减排和成本节约双赢。总结试点经验,在具备改造条件的非道路移动机械中全面推广升级改造工作,力求实现非道路移动机械微成本减排工作再上台阶。

“控排”成效显著。根据不同季节污染物排放特点,分时段突出治理工作重点,打出一系列大气污染防治“组合拳”。不断强化强化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管理,在全面落实挥发性有机物分行业治理的基础上,重点强化石化、有机化工、涂装等行业整治,对单纯使用活性炭、低温等离子、光氧催化等治理技术的企业开展监督性监测,督促企业提升污染防治水平。“十三五”以来,全市完成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项目1487个,减排挥发性有机物1.9万余吨;在全国率先开展冷藏集装箱水性漆改造;倡导错时卸油、夜间加油、绿色低碳出行。以煤炭消费压减、民用散煤清洁化治理、清洁取暖建设等为重点,多措并举,联防联控,全面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组织修订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绩效分级,共4070家企业纳入应急减排清单,组织全市开展重污染天气桌面推演和实战演练。针对小产业集群环保治理设施落后、升级改造压力大、投入成本高、管理维护难等治理问题,青岛市创新性地在汽修、钢结构涂装、橡胶等三个行业,提出“共建、共享”和“集约化环保”的集中作业中心的新思路。鼓励在同类型企业较为密集的区域合理设点建立共享中心,配置先进高效的有机废气治理设施。通过规模化生产实现有机废气的集中处理,降低环保治理成本,提高治理效率;鼓励中小型企业污染较重环节作业外包,有效降低投资成本,实现环境保护和降本增利的双赢。

“禁烧”强劲有力。加强露天禁烧工作不放松,实施卫星遥感24小时监测,市生态环境、林业、农业农村等部门加强合力监管,对涉农区市开展检查,及时调度有关情况。及时调整大气环境功能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

采暖季首次实现重污染天数归零

改善空气质量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幸福感。翻看近10年来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青岛蓝天白云比例不断提升。2021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连续两年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优良天数达到了310天,空气质量优良率比2013年提高12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浓度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分别比2013年改善57.6%和47.7%,均为2013年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实施以来最好水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21-2022年采暖季,全市首次实现重污染天数归零。

十年间,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已从百姓的迫切期待,转变为生活的平常景象。如今频频刷屏的“青岛蓝”,让大家的日子过得更舒心了。十年来,城市“气质”不断得到巩固、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经过全社会的齐心协力,青岛市已圆满完成“十四五”蓝天交响乐的序曲,高潮迭起的第一乐章已经奏响。《青岛市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暨青岛市空气质量改善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为全市“十四五”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列好了路线图、定出了时间表。时下的青岛,各级各部门正严格按照路线图、时间表开展工作,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已昂扬奋进的姿态,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生态环保理念。

标签: 空气质量 大气污染 生态环境

资讯播报

乐活HOT

  • 亲子游、乡村游等是今年国庆热门出行主题 亲子游相关搜索热度上涨69%
    亲子游、乡村游等是今年国庆热门

    尽管国内部分城市受到疫情影响,但近日多家在线旅游平台相继发布国庆黄金周出游预测报告显示,随着假期临近,各地旅游热度持续看涨。同程旅

  • “十一”出游搜索量明显增加 许多旅客已提前预订优质酒店、海景房等
    “十一”出游搜索量明显增加 许

    携程近日发布的《2022年国庆预测报告》显示,截至9月15日,在携程下单国庆旅游产品的人群中,90后00后占据半壁江山,订单占比分别为42%和7%

  • 今年秋冬季出现流感流行风险的可能性偏高 为何每年都需接种流感疫苗?
    今年秋冬季出现流感流行风险的可

    今年夏天,甲型H3N2流感病毒在南方出现了流行高峰。与其他流感型别相比,H3N2的流行程度高、变异频率快。据专家研判,2022年秋冬季出现流感

  • 乡村民宿热度搜索热度基本恢复至去年同期 预订量对比端午增长一成左右
    乡村民宿热度搜索热度基本恢复至

    9月12日,携程发布的《2022中秋小长假出游总结报告》显示,今年中秋出游人群主要由本地、周边客群构成,占比超过六成。各地本地景区、主题

  • 在职人群及非学龄儿童家庭将成国庆出游主力 “清年假”旅游市场或提前启动
    在职人群及非学龄儿童家庭将成国

    中秋小长假刚过,国庆黄金周出游火速提上日程。9月13日,岭南商旅集团广之旅综合问卷调查及相关搜索、咨询、报名等大数据,发布《2022国庆

  • “三天体验三种玩法”成为常态 小长假十大热门周边游城市分别是哪里?
    “三天体验三种玩法”成为常态

    三天中秋小长假结束,多家在线旅游平台12日发布2022中秋小长假出游总结。其中显示,短途游、微度假是今年中秋旅游出行的首选,本地景区、主

  • 深圳东部海堤重建工程官湖东段正式向公众开放 市民出行又添好去处
    深圳东部海堤重建工程官湖东段正

    近日,深晚记者从深圳市水务局了解到,深圳市东部海堤重建工程(三期)官湖东段、杨梅坑鹿嘴大道段正式向公众开放,市民出行又添好去处。深晚

  • “贴秋膘”不一定真的要吃肉 日常养生要注意三个要点才能“治未病”
    “贴秋膘”不一定真的要吃肉 日

    俗话说的秋不食瓜是怎么回事?贴秋膘就是放开吃肉?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闫玉红提醒,白露时节,日常养生要注意三个要点才能治未病,保

  • 古镇镇2022年灯都文化嘉年华开幕 精彩开幕式打响嘉年华“头炮”
    古镇镇2022年灯都文化嘉年华开幕

    昨晚,古镇镇2022年灯都文化嘉年华在中山市古镇镇人民广场开幕。嘉年华活动以喜迎二十大文化兴灯都为主题,以1+8模式整体打造。1为一场开幕

  • 第九届中国博物馆博览会落幕 南山博物馆展馆吸引了众多观众参观
    第九届中国博物馆博览会落幕 南

    第九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9月4日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落幕。广东省博物馆、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文创联盟以粤博创意为主题,联合

娱乐LOVE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