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取消五类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 逐步取消95类地方性加分项目
发布时间:2022-09-16 09:53:01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
9月15日,教育部召开教育这十年1+1系列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成效。发布会在教育部设主会场,广东省教育厅设置分会场...

9月15日,教育部召开“教育这十年”“1+1”系列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成效。发布会在教育部设主会场,广东省教育厅设置分会场。据悉,目前,全国29个省份启动高考综合改革,普通高中大班额比例较2012年下降43个百分点。广东截至2020年普通高中学校建设累计支出109.66亿元、新增学位6.2万个。

纵观全国

全国29个省份启动高考综合改革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介绍,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更加完善,形成了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截至目前,全国29个省份已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其中,前三批14个省份的新高考已平稳落地,第四批7省份的新高考将于2024年落地,第五批8省份的新高考将于2025年落地。

王辉表示,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不断强化,目前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已达27个。2015年、2019年,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开展了两轮清理和规范高考加分工作,明确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迹等五类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指导各地减少地方性加分项目,进一步降低加分分值,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少数民族加分更加精准。目前,已取消五类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逐步取消95类地方性加分项目。

王辉还介绍,十年来,教育部不断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使区域城乡入学机会更加公平。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招生名额从2012年的1万人增至2022年的13.1万人,累计录取学生95万余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升学考试政策进一步完善,已累计有168万余名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强基计划实施三年来共录取新生1.8万余人。全国每年通过高职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已超过300万,占高职招生总量的60%以上。

普高大班额比例下降43个百分点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李晓勇介绍,十年来,国家连续实施普通高中改造计划和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中央财政累计投入711.86亿元,带动地方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学校建设投入,显著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选课走班教学创造了有利条件。

李晓勇介绍,2021年全国普通高中校舍建筑面积达6.4亿平方米,比2012年增加2.2亿平方米。大班额比例大幅下降,全国普通高中56人及以上大班额比例由2012年的47.8%下降至2021年的4.81%。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制度全面建立,截至目前,全国各省(区、市)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均已达到1000元以上,有效保障了学校正常运转。教师补充力度持续加大,普通高中专任教师总数大幅增加,由159.5万人增加到202.83万人,有效缓解了高考综合改革实施选课走班面临的师资紧张问题。

聚焦广东

截至2020年新增高中学位6.2万个

在发布会分会场,广东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省教育考试院院长欧阳谦介绍了广东省高考综合改革经验及成效。

欧阳谦表示,十年来,广东围绕高考综合改革加大投入保障,截至2020年年底,各地普通高中学校建设累计支出109.66亿元,新增学位6.2万个。实施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2021年普通高中56人以上大班额下降至0.75%。完善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制度,自2020年起将拨款标准从每生每年500元提高到1000元。

此外,广东实施“强师工程”,2021年普通高中专任教师达15.74万人。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强化优质资源培育和示范引领,培育国家级、省级示范区1个和5个,示范校3个和40个。

欧阳谦表示,广东不断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设置合格考和选择考科目。合格考覆盖高中所有14个科目,实行“一年两考、一考两用”,既是学生毕业依据,又是春季高考招生录取依据。同时,普通高考考试科目组合改革实行“3+1+2”模式,打破了传统文理分科,从文理2种组合,变为12种选科组合。

在招生录取方面,广东2021年起实行新高考,按照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模式招生录取,两年来各科类本科一次投档志愿满足率均在99%以上,为近十年最高水平。安排高职院校70%以上的招生计划在春季高考招生,试点开展了应用型本科院校招收中职毕业生工作。自2012年起,还在个别高校开展探索高考基础上的综合评价招生,积极探索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考核评价。

新高考提升考生被心仪专业录取几率

对于新高考实行后的学生录取及培养情况,羊城晚报记者在发布会分会场进行了提问。华南师范大学校长王恩科表示,广东新高考实行“院校+专业”平行志愿投档,考生高考志愿更具自主性和选择性,极大地提升了考生被心仪的学校和专业录取的几率。华南师范大学主动对接新高考改革,强化协同育人培养,进一步完善专业培养方案,全面搭建通识教育、大类教育和专业教育三层次相结合的厚基础宽口径人才培养教学新平台。

新高考实行“两依据一参考”,综合素质评价能否在大学继续落实?对此,华南师范大学提出五大评价模块,强化多元评价;凸显学科特点,立体评价学生;强调动态考核,落实全过程的纵向评价;将评价结果与评优评奖、学生资助等关联,完善结果应用评价体系。

广州市第二中学校长张先龙针对新高考介绍了该校的改革举措。他表示,新高考的选考制度本质上是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学校尊重学生选课意愿,开齐了所有选科组合,学生一天的在校时间仅有四分之一是被安排的,这能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选择提供极大的空间。

同时,该校采取“1+1+1”的课程模式,为不同基础的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专业课程,坚持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作为核心工作,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观点

教学有了新常态

招录有了新方式

针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成效,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钟秉林进行了点评。“党的十八大以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紧紧围绕‘学生成长、为国选才、社会公平’三个目标,进行了系统性、整体性改革,推动教育领域产生了格局意义上的变化。”钟秉林说。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是这一轮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钟秉林认为:“新高考方案的考试科目由‘固定组合’向‘多元选择’转变,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性,学生的兴趣、特长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各省普遍建立统一的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也有效引导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同时,教学有了“新常态”,高中全面开展选课走班,教学模式由“齐步走”向“个性化”转变;开展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指导学生更好地选课选考、成长成才。招录有了“新方式”,学生报考由侧重“学校”向“学校+专业”转变,考生志愿与录取更加精准地匹配,更多学生“录其所愿”。

钟秉林表示,目前,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考察的考试内容体系基本建成,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机制初步建立,“两依据一参考”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探索初见成效,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考试招生制度基本建立。(记者孙唯王莉王沫依实习生何伊琪陈雨瑶)

标签: 广东省教育厅 普通高中大班额比例 五类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 新增高中学位

资讯播报

乐活HOT

  • 乡村民宿热度搜索热度基本恢复至去年同期 预订量对比端午增长一成左右
    乡村民宿热度搜索热度基本恢复至

    9月12日,携程发布的《2022中秋小长假出游总结报告》显示,今年中秋出游人群主要由本地、周边客群构成,占比超过六成。各地本地景区、主题

  • 在职人群及非学龄儿童家庭将成国庆出游主力 “清年假”旅游市场或提前启动
    在职人群及非学龄儿童家庭将成国

    中秋小长假刚过,国庆黄金周出游火速提上日程。9月13日,岭南商旅集团广之旅综合问卷调查及相关搜索、咨询、报名等大数据,发布《2022国庆

  • “三天体验三种玩法”成为常态 小长假十大热门周边游城市分别是哪里?
    “三天体验三种玩法”成为常态

    三天中秋小长假结束,多家在线旅游平台12日发布2022中秋小长假出游总结。其中显示,短途游、微度假是今年中秋旅游出行的首选,本地景区、主

  • 深圳东部海堤重建工程官湖东段正式向公众开放 市民出行又添好去处
    深圳东部海堤重建工程官湖东段正

    近日,深晚记者从深圳市水务局了解到,深圳市东部海堤重建工程(三期)官湖东段、杨梅坑鹿嘴大道段正式向公众开放,市民出行又添好去处。深晚

  • “贴秋膘”不一定真的要吃肉 日常养生要注意三个要点才能“治未病”
    “贴秋膘”不一定真的要吃肉 日

    俗话说的秋不食瓜是怎么回事?贴秋膘就是放开吃肉?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闫玉红提醒,白露时节,日常养生要注意三个要点才能治未病,保

  • 古镇镇2022年灯都文化嘉年华开幕 精彩开幕式打响嘉年华“头炮”
    古镇镇2022年灯都文化嘉年华开幕

    昨晚,古镇镇2022年灯都文化嘉年华在中山市古镇镇人民广场开幕。嘉年华活动以喜迎二十大文化兴灯都为主题,以1+8模式整体打造。1为一场开幕

  • 第九届中国博物馆博览会落幕 南山博物馆展馆吸引了众多观众参观
    第九届中国博物馆博览会落幕 南

    第九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9月4日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落幕。广东省博物馆、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文创联盟以粤博创意为主题,联合

  • 中秋节当天全国计划执行赏月航班共1607个 有304个“最佳赏月航班”
    中秋节当天全国计划执行赏月航班

    中秋节将至,飞常准联合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布2022中秋十佳赏月航线及2022中秋赏月时间表。据飞常准大数据显示,中秋节当天(9月10日)1

  • 郑州博物馆打造裸眼3D文物“兽面纹方鼎” 生动展示文物逼真的三维立体影像
    郑州博物馆打造裸眼3D文物“兽面

    为迎接博博会的到来,同时带给观众更前沿的科技体验和更好地参观感受,郑州博物馆依托科技加成,为文物数字化赋能,专门打造了馆藏精品裸眼

  • 甘肃金昌火星1号基地搜索热度明显增加 航天旅行热潮开始兴起了
    甘肃金昌火星1号基地搜索热度明

    3天票房破10亿,10天票房破20亿……今年暑期最火爆的电影莫过于《独行月球》,它不仅将国内科幻电影推向了新的话题高度,也间接促成了一股

娱乐LOVE

精彩推送